Java集合系列之LinkedList源码分析

 更新时间:2018年02月27日 11:54:32   作者:劳夫子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集合系列之LinkedList源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上篇我们分析了ArrayList的底层实现,知道了ArrayList底层是基于数组实现的,因此具有查找修改快而插入删除慢的特点。本篇介绍的LinkedList是List接口的另一种实现,它的底层是基于双向链表实现的,因此它具有插入删除快而查找修改慢的特点,此外,通过对双向链表的操作还可以实现队列和栈的功能。LinkedList的底层结构如下图所示。

F表示头结点引用,L表示尾结点引用,链表的每个结点都有三个元素,分别是前继结点引用(P),结点元素的值(E),后继结点的引用(N)。结点由内部类Node表示,我们看看它的内部结构。

//结点内部类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E item;     //元素
  Node<E> next;  //下一个节点
  Node<E> prev;  //上一个节点

  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Node这个内部类其实很简单,只有三个成员变量和一个构造器,item表示结点的值,next为下一个结点的引用,prev为上一个结点的引用,通过构造器传入这三个值。接下来再看看LinkedList的成员变量和构造器。

//集合元素个数
transient int size = 0;

//头结点引用
transient Node<E> first;

//尾节点引用
transient Node<E> last;

//无参构造器
public LinkedList() {}

//传入外部集合的构造器
public Linked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
  this();
  addAll(c);
}

LinkedList持有头结点的引用和尾结点的引用,它有两个构造器,一个是无参构造器,一个是传入外部集合的构造器。与ArrayList不同的是LinkedList没有指定初始大小的构造器。看看它的增删改查方法。

//增(添加)
public boolean add(E e) {
  //在链表尾部添加
  linkLast(e);
  return true;
}

//增(插入)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if (index == size) {
    //在链表尾部添加
    linkLast(element);
  } else {
    //在链表中部插入
    linkBefore(element, node(index));
  }
}

//删(给定下标)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检查下标是否合法
  checkElementIndex(index);
  return unlink(node(index));
}

//删(给定元素)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if (o == null) {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x.item == null) {
        unlink(x);
        return true;
      }
    }
  } else {
    //遍历链表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o.equals(x.item)) {
        //找到了就删除
        unlink(x);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改
public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
  //检查下标是否合法
  checkElementIndex(index);
  //获取指定下标的结点引用
  Node<E> x = node(index);
  //获取指定下标结点的值
  E oldVal = x.item;
  //将结点元素设置为新的值
  x.item = element;
  //返回之前的值
  return oldVal;
}

//查
public E get(int index) {
  //检查下标是否合法
  checkElementIndex(index);
  //返回指定下标的结点的值
  return node(index).item;
}

LinkedList的添加元素的方法主要是调用linkLast和linkBefore两个方法,linkLast方法是在链表后面链接一个元素,linkBefore方法是在链表中间插入一个元素。LinkedList的删除方法通过调用unlink方法将某个元素从链表中移除。下面我们看看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核心代码。

//链接到指定结点之前
void linkBefore(E e, Node<E> succ) {
  //获取给定结点的上一个结点引用
  final Node<E> pred = succ.prev;
  //创建新结点, 新结点的上一个结点引用指向给定结点的上一个结点
  //新结点的下一个结点的引用指向给定的结点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pred, e, succ);
  //将给定结点的上一个结点引用指向新结点
  succ.prev = newNode;
  //如果给定结点的上一个结点为空, 表明给定结点为头结点
  if (pred == null) {
    //将头结点引用指向新结点
    first = newNode;
  } else {
    //否则, 将给定结点的上一个结点的下一个结点引用指向新结点
    pred.next = newNode;
  }
  //集合元素个数加一
  size++;
  //修改次数加一
  modCount++;
}

//卸载指定结点
E unlink(Node<E> x) {
  //获取给定结点的元素
  final E element = x.item;
  //获取给定结点的下一个结点的引用
  final Node<E> next = x.next;
  //获取给定结点的上一个结点的引用
  final Node<E> prev = x.prev;

  //如果给定结点的上一个结点为空, 说明给定结点为头结点
  if (prev == null) {
    //将头结点引用指向给定结点的下一个结点
    first = next;
  } else {
    //将上一个结点的后继结点引用指向给定结点的后继结点
    prev.next = next;
    //将给定结点的上一个结点置空
    x.prev = null;
  }

  //如果给定结点的下一个结点为空, 说明给定结点为尾结点
  if (next == null) {
    //将尾结点引用指向给定结点的上一个结点
    last = prev;
  } else {
    //将下一个结点的前继结点引用指向给定结点的前继结点
    next.prev = prev;
    x.next = null;
  }

  //将给定结点的元素置空
  x.item = null;
  //集合元素个数减一
  size--;
  //修改次数加一
  modCount++;
  return element;
}

linkBefore和unlink是具有代表性的链接结点和卸载结点的操作,其他的链接和卸载两端结点的方法与此类似,所以我们重点介绍linkBefore和unlink方法。

linkBefore方法的过程图:

unlink方法的过程图:

通过上面图示看到对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1),而对链表的查找和修改操作都需要遍历链表进行元素的定位,这两个操作都是调用的node(int index)方法定位元素,看看它是怎样通过下标来定位元素的。

//根据指定位置获取结点
Node<E> node(int index) {
  //如果下标在链表前半部分, 就从头开始查起
  if (index < (size >> 1)) {
    Node<E> x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
      x = x.next;
    }
    return x;
  } else {
    //如果下标在链表后半部分, 就从尾开始查起
    Node<E> x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
      x = x.prev;
    }
    return x;
  }
}

通过下标定位时先判断是在链表的上半部分还是下半部分,如果是在上半部分就从头开始找起,如果是下半部分就从尾开始找起,因此通过下标的查找和修改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O(n/2)。通过对双向链表的操作还可以实现单项队列,双向队列和栈的功能。

单向队列操作:

//获取头结点
public E peek() {
  final Node<E> f = first;
  return (f == null) ? null : f.item;
}

//获取头结点
public E element() {
  return getFirst();
}

//弹出头结点
public E poll() {
  final Node<E> f = first;
  return (f == null) ? null : unlinkFirst(f);
}

//移除头结点
public E remove() {
  return removeFirst();
}

//在队列尾部添加结点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
  return add(e);
}

双向队列操作:

//在头部添加
public boolean offerFirst(E e) {
  addFirst(e);
  return true;
}

//在尾部添加
public boolean offerLast(E e) {
  addLast(e);
  return true;
}

//获取头结点
public E peekFirst() {
  final Node<E> f = first;
  return (f == null) ? null : f.item;
 }

//获取尾结点
public E peekLast() {
  final Node<E> l = last;
  return (l == null) ? null : l.item;
}

栈操作:

//入栈
public void push(E e) {
  addFirst(e);
}

//出栈
public E pop() {
  return removeFirst();
}

不管是单向队列还是双向队列还是栈,其实都是对链表的头结点和尾结点进行操作,它们的实现都是基于addFirst(),addLast(),removeFirst(),removeLast()这四个方法,它们的操作和linkBefore()和unlink()类似,只不过一个是对链表两端操作,一个是对链表中间操作。可以说这四个方法都是linkBefore()和unlink()方法的特殊情况,因此不难理解它们的内部实现,在此不多做介绍。到这里,我们对LinkedList的分析也即将结束,对全文中的重点做个总结:
1. LinkedList是基于双向链表实现的,不论是增删改查方法还是队列和栈的实现,都可通过操作结点实现
2. LinkedList无需提前指定容量,因为基于链表操作,集合的容量随着元素的加入自动增加
3. LinkedList删除元素后集合占用的内存自动缩小,无需像ArrayList一样调用trimToSize()方法
4. LinkedList的所有方法没有进行同步,因此它也不是线程安全的,应该避免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
5. 以上分析基于JDK1.7,其他版本会有些出入,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相关文章

  • 深入理解Java注解类型(@Annotation)

    深入理解Java注解类型(@Annotation)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深入理解Java注解类型(@Annotation),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2017-05-05
  • mybatis-plus拦截器、字段填充器、类型处理器、表名替换、SqlInjector(联合主键处理)

    mybatis-plus拦截器、字段填充器、类型处理器、表名替换、SqlInjector(联合主键处理)

    本文主要介绍了mybatis-plus拦截器、字段填充器、类型处理器、表名替换、SqlInjector(联合主键处理),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2021-11-11
  • java 可变参数详解及实例

    java 可变参数详解及实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 可变参数详解及实例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7-03-03
  • Javaweb开发环境Myeclipse6.5 JDK1.6 Tomcat6.0 SVN1.8配置教程

    Javaweb开发环境Myeclipse6.5 JDK1.6 Tomcat6.0 SVN1.8配置教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web开发环境Myeclipse6.5 JDK1.6 Tomcat6.0 SVN1.8配置教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2016-06-06
  • SpringBoot配置文件加载方法详细讲解

    SpringBoot配置文件加载方法详细讲解

    springboot默认读取的配置文件名字是:“application.properties”和“application.yml”,默认读取四个位置的文件:根目录下、根目录的config目录下、classpath目录下、classpath目录里的config目录下
    2022-10-10
  • 通Java接口上传实现SMMS图床

    通Java接口上传实现SMMS图床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通Java接口上传实现SMMS图床,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3-07-07
  • Java C++解决在排序数组中查找数字出现次数问题

    Java C++解决在排序数组中查找数字出现次数问题

    本文终于介绍了分别通过Java和C++实现统计一个数字在排序数组中出现的次数。文中详细介绍了实现思路,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学习一下
    2021-12-12
  • springboot Actuator的指标监控可视化功能详解

    springboot Actuator的指标监控可视化功能详解

    SpringBoot Actuator是springboot为简化我们对微服务项目的监控功能抽取出来的模块,使得我们每个微服务快速引用即可获得生产界别的应用监控、审计等功能。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 Actuator的指标监控可视化,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1-08-08
  • 浅析java异常栈

    浅析java异常栈

    给大家通过一个简单的代码实例给大家分型了java异常栈问题,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吧。
    2017-12-12
  • Mybatis-plus操作json字段实战教程

    Mybatis-plus操作json字段实战教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Mybatis-plus操作json字段实战教程,本文结合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3-02-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