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Sorted()函数的key参数使用方法详解

 更新时间:2024年04月30日 09:21:35   作者:豫州刺史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Python中Sorted()函数的key参数使用方法 ,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一、sorted函数

sorted() 函数是 Python 内置的一种排序函数,它可以对序列进行排序,并且返回排序后的结果。该函数的语法格式如下:

sorted(iterable, /, *, key=None, reverse=False)

其中,iterable 是待排序的元素集合,可以是列表、元组、字典等可迭代对象。key 和 reverse 是可选参数。

  • key 参数用于指定一个函数该函数将应用于待排序的每个元素上,获取用于排序的关键字(key)。具体来说,key 参数需要传递一个函数它会取待排序元素作为输入,并返回一个用于定制排序的关键字。默认为 None,表示直接比较待排序元素本身进行排序。
  • reverse 参数是一个布尔值,用于决定排序顺序。默认值为 False,表示升序排序。如果将该参数指定为 True,则表示降序排序。

下面举一个例子,说明在实际应用中 sorted() 函数的用法: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

# 构造一个命名元组类型
Person = namedtuple('Person', ['name', 'age', 'gender'])

# 创建一个 Person 的列表
people = [
    Person('Alice', 22, 'F'),
    Person('Bob', 35, 'M'),
    Person('Charlie', 28, 'M'),
    Person('David', 28, 'M'),
    Person('Eva', 21, 'F')
]

# 按年龄进行升序排序
people_by_age = sorted(people, key=lambda p: p.age)
print(people_by_age)

# 按姓名的首字母进行降序排序
people_by_first_letter = sorted(people, key=lambda p: p.name[0], reverse=True)
print(people_by_first_letter)

===结果===
[Person(name='Eva', age=21, gender='F'), Person(name='Alice', age=22, gender='F'), Person(name='Charlie', age=28, gender='M'), Person(name='David', age=28, gender='M'), Person(name='Bob', age=35, gender='M')]
[Person(name='Eva', age=21, gender='F'), Person(name='David', age=28, gender='M'), Person(name='Charlie', age=28, gender='M'), Person(name='Bob', age=35, gender='M'), Person(name='Alice', age=22, gender='F')]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了 namedtuple 来定义了一个名为 Person 的命名元组类型,并创建了一个 people 列表来保存多个 Person 的实例。

我们使用 sorted() 函数对 people 列表进行了升序和降序排序。升序排序是通过 key 参数指定了按照 Person 对象的 age 属性进行排序,而降序排序是通过 key 参数指定了按照 Person 对象的 name 属性的第一个字母的 ASCII 值进行排序。

当需要对复杂的数据结构进行排序时,我们经常需要自定义排序规则。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将自定义的函数作为 key 参数赋值,来实现对数据结构按照任意排序规则进行排序。

下面就给出一个示例,其中 key 参数通过一个自定义的函数实现对一个包含学生信息的列表进行按照成绩降序排序:

# 定义一个包含学生信息的列表
students = [('Alice', 95), ('Bob', 83), ('Charlie', 72), ('David', 90), ('Eva', 87)]

# 使用一个自定义的函数,对学生信息按照成绩降序排序
def sort_by_score(student):
    return student[1]

students_sorted_by_score = sorted(students, key=sort_by_score, reverse=True)
print(students_sorted_by_score)
===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Alice', 95), ('David', 90), ('Eva', 87), ('Bob', 83), ('Charlie', 72)]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包含多个学生信息的列表 students,每个学生信息包含了姓名和成绩两个元素。接下来,我们定义了一个自定义函数 sort_by_score,该函数的输入参数是一个学生信息,我们将该学生信息的成绩作为排序的关键字。

通过将 sort_by_score 函数赋值给 sorted() 函数中的 key 参数,我们就实现了对学生列表按照学生成绩进行降序排序的目的。

总结

到此这篇关于Python中Sorted()函数的key参数使用方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Python Sorted()函数key参数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