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创建线程及配合使用Lambda方式

 更新时间:2021年08月24日 11:59:18   作者:FXBStudy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创建线程及配合使用Lambda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一、创建线程三种方式

1.1 继承Thread类创建线程类

  • 定义Thread类的子类,并重写该类的run方法,该run方法的方法体就代表了线程要完成的任务。因此把run()方法称为执行体。
  • 创建Thread子类的实例,即创建了线程对象。
  • 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来启动该线程。
public class FirstThreadTest extends Thread {
    int i = 0;
    // 重写run方法,run方法的方法体就是现场执行体
    public void run() {
        for (;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getName() + "  " + 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3;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 i);
            if (i == 2) {
                new FirstThreadTest().start();
                new FirstThreadTest().start();
            }
        }
    }
}

上述代码中Thread.currentThread()方法返回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对象。GetName()方法返回调用该方法的线程的名字。

1.2 通过Runnable接口创建线程类

  • 定义runnable接口的实现类,并重写该接口的run()方法,该run()方法的方法体同样是该线程的线程执行体。
  • 创建 Runnable实现类的实例,并以此实例作为Thread的target来创建Thread对象,该Thread对象才是真正的线程对象。
  • 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来启动该线程。
public class RunnableThread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int i;
    public void run() {
        for (i = 0;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3;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if (i == 2) {
                RunnableThreadTest rtt = new RunnableThreadTest();
                new Thread(rtt, "新线程1").start();
                new Thread(rtt, "新线程2").start();
            }
        }
    }
}

线程的执行流程很简单,当执行代码start()时,就会执行对象中重写的void run();方法,该方法执行完成后,线程就消亡了。

使用Lambda表达式

public class RunnableThreadTest {
    // 目的是为了代码的重用【静态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threadRunCode_Static() {
        for (int i = 0;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
    }
    // 目的是为了代码的重用【非静态方法】
    public void threadRunCode() {
        for (int i = 0;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
    }
    @Test
    public void testStatic() {
        // 重用静态方法中的代码【使用方法引用】
        for (int i = 0; i < 3;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if (i == 2) {
                new Thread(RunnableThreadTest::threadRunCode_Static, "线程1").start();
                ;
                new Thread(RunnableThreadTest::threadRunCode_Static, "线程2").start();
                ;
            }
        }
    }
    @Test
    public void testNoStatic() {
        // 重用非静态方法中的代码【使用方法引用】
        RunnableThreadTest temp = new RunnableThreadTest();
        for (int i = 0; i < 3;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if (i == 2) {
                new Thread(temp::threadRunCode, "线程1").start();
                new Thread(temp::threadRunCode, "线程2").start();
            }
        }
    }
    @Test
    public void testLambda() {
        // 重用静态方法中的代码【使用方法引用】
        for (int i = 0; i < 3;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if (i == 2) {
                new Thread(() -> {
                    for (int b = 0; b < 5; b++)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b);
                    }
                },"线程1").start();
                new Thread(() -> {
                    for (int b = 0; b < 5; b++)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b);
                    }
                },"线程2").start();
            }
        }
    }
}

1.3 通过Callable和Future创建线程

public interface Callable{
  V call() throws Exception;
}
  • 创建Callable接口的实现类,并实现call()方法,该call()方法将作为线程执行体,并且有返回值。
  • 创建Callable实现类的实例,使用FutureTask类来包装Callable对象,该FutureTask对象封装了该Callable对象的call()方法的返回值。(FutureTask是一个包装器,它通过接受Callable来创建,它同时实现了Future和Runnable接口。)
  • 使用FutureTask对象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创建并启动新线程。
  • 调用FutureTask对象的get()方法来获得子线程执行结束后的返回值
public class CallableThreadTest implements Callable<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 throws Exception {
        int i = 0;
        for (;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
        return i;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llableThreadTest ctt = new CallableThreadTest();
        FutureTask<Integer> ft = new FutureTask<>(ctt);
        for (int i = 0; i < 3;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的循环变量i的值" + i);
            if (i == 2) {
                new Thread(ft, "有返回值的线程").start();
            }
        }
        try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的返回值:" + ft.ge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Executi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使用Lambda表达式

public class Callable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utureTask<Integer> ft = new FutureTask<>(() -> {
            int i = 0;
            for (;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
            return i;
        });
        for (int i = 0; i < 3;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的循环变量i的值" + i);
            if (i == 2) {
                new Thread(ft, "有返回值的线程").start();
            }
        }
        try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的返回值:" + ft.ge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Executi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二、创建线程的三种方式的对比

2.1 实现Runnable、Callable接口的方式创建多线程

优势:

  • 线程类只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或Callable接口,还可以继承其他类。
  • 在这种方式下,多个线程可以共享同一个target对象,所以非常适合多个相同线程来处理同一份资源的情况,从而可以将CPU、代码和数据分开,形成清晰的模型,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对象的思想。

劣势:

  • 编程稍微复杂,如果要访问当前线程,则必须使用Thread.currentThread()方法。

2.2 继承Thread类的方式创建多线程

优势:

  • 编写简单,如果需要访问当前线程,则无需使用Thread.currentThread()方法,直接使用this即可获得当前线程。

劣势:

  • 线程类已经继承了Thread类,所以不能再继承其他父类。

2.3 Runnable和Callable的区别

  • Callable规定(重写)的方法是call(),Runnable规定(重写)的方法是run()。
  • Callable的任务执行后可返回值,而Runnable的任务是不能返回值的。
  • call方法可以抛出异常,run方法不可以。
  • 运行Callable任务可以拿到一个Future对象,表示异步计算的结果。它提供了检查计算是否完成的方法,以等待计算的完成,并检索计算的结果。通过Future对象可以了解任务执行情况,可取消任务的执行,还可获取执行结果。

拓展:

Lambda表达式的强大之处就是传递代码,而Runnable和Callable接口都是符合Lambda要求的函数式接口。因此,我们可以不用创建这两个接口的实现类,而是直接将其中的实现代码传递到Thread的target即可。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相关文章

  • Java微服务间接口调用 feign

    Java微服务间接口调用 feign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微服务间的接口调用feign,Feign是一种声明式、模板化的HTTP客户端。在spring cloud中使用Feign,可以做到类似于普通的接口的请求调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阅读
    2023-03-03
  • 拉钩网java笔试题分享

    拉钩网java笔试题分享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拉钩网java笔试题分享,下面是题目和实现示例,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4-05-05
  • 使用IDEA创建一个vert.x项目的方法

    使用IDEA创建一个vert.x项目的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使用IDEA创建一个vert.x项目的方法,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2018-09-09
  • 解决idea不显示Services工具栏的问题

    解决idea不显示Services工具栏的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解决idea不显示Services工具栏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2020-09-09
  • 基于Maven的pom.xml文件详解

    基于Maven的pom.xml文件详解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篇基于Maven的pom.xml文件详解。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就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2017-08-08
  • springboot跨域如何设置SameSite的实现

    springboot跨域如何设置SameSite的实现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跨域如何设置SameSite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2021-05-05
  • spring boot 实现Minio分片上传的步骤

    spring boot 实现Minio分片上传的步骤

    分片上传,就是将所要上传的文件,按照一定的大小,将整个文件分隔成多个数据块来进行分别上传,上传完之后再由服务端对所有上传的文件进行汇总整合成原始的文件,本文给大家介绍spring boot 实现Minio分片上传的步骤,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2023-10-10
  • Spring AOP结合注解实现接口层操作日志记录

    Spring AOP结合注解实现接口层操作日志记录

    在项目开发中我们需要记录接口的操作日志:包含请求参数、响应参数、接口所属模块、接口功能描述、请求地址、ip地址等信息;实现思路很简单就是基于注解和aop的方式去记录日志,主要的难点在于日志表结构、注解的设计已经aop实现的一些比较好的实现方式的借鉴
    2022-08-08
  • Spring IOC容器基于XML外部属性文件的Bean管理

    Spring IOC容器基于XML外部属性文件的Bean管理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Spring IOC容器Bean管理XML外部属性文件,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2022-05-05
  • 关于@Scheduled参数及cron表达式解释

    关于@Scheduled参数及cron表达式解释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Scheduled参数及cron表达式解释,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2021-12-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