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数据传输黏包问题

 更新时间:2022年04月11日 21:12:15   作者:长得丑就要多读书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数据传输黏包问题,黏包指数据与数据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导致不能正确的读取数据,更多相关内容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1.socket黏包问题原理

黏包:指数据与数据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导致不能正确的读取数据。

应用数据想要发送数据就必须将数据交给操作系统,而操作系统需要同时为所有的应用程序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就意味着不可能马上将应用数据发送,就需要为程序提供一个缓冲区,用于临时存放数据。

当发送数据很快,有两条数据都在缓冲区时,操作系统可能将两个数据发给接收方,数据之间没有分界线,接收方会误认为是一条数据。

2.UDP协议

UDP在收发数据时是基于数据包的,即一个包一个包的发送,包与包之间有明确的分界,到达对方缓冲区后也是独立数据包。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

①发送数据的长度每个操作系统会有不同的限制,数据超过限制则无法发送;

②接收方接收数据时,如果应用程序提供的缓存容量小于数据包的长度,则会造成数据的丢失,而缓冲区大小不可能无限大。

这意味着UDP不会出现黏包问题,但会丢失数据,不可靠。

3.TCP协议

TCP增加了一套校验规则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会将超过TCP包最大长度的数据拆分为多个TCP包,并在传输数据时为每一个TCP数据包指定一个顺序号,接收方在收到TCP数据包后按照顺序将数据包进行重组,重组后的数据全都是二进制数据,且每次收到的二进制数据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基于这种工作机制,TCP在三种情况下发生黏包问题:

①当单个数据包较小时,接收方可能一次性读取了多个包的数据;

②当整体数据较大时,接收方可能一次性仅读取了一个包的一部分内容;

③另外TCP协议为提高效率,增加了一种优化机制,会将数据小且发送间隔短的数据合并发送,该机制也会导致发送方将两个数据包粘在一起发送。

也就是说,TCP传输数据是可靠的,但是会黏包。

4.发送方出现的黏包

服务器端:

from socket import *
server_socket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server_socket.bind(('',8080))
server_socket.listen(5)
 
new_socket,client_addr = server_socket.accept()
 
data1 = new_socket.recv(1024)
data2 = new_socket.recv(1024)
print("收到的第一条数据:",data1)
print("收到的第二条数据:",data2)
 
new_socket.close()
server_socket.close()

客户端:

from socket import *
 
client_socket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client_socket.connect(('10.175.193.126',8080))
client_socket.send('hello'.encode('utf-8'))
client_socket.send('word'.encode('utf-8'))
client_socket.close()

服务器端接收到的数据:

由于客户端两条数据发送间隔太短且数据包太小,被服务器端误认为是一条数据。

5. 接收方出现的黏包

服务器端:

from socket import *
import time
 
server_socket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server_socket.bind(('',8080))
server_socket.listen(5)
 
new_socket,client_addr = server_socket.accept()
print("连接成功!",client_addr)
 
data1 = new_socket.recv(3) #每次只接收三个字节,接收不完整
time.sleep(6)
print("收到的第一条数据:",data1)
 
data2 = new_socket.recv(10)
#接收第一次未接收的数据,若有空间,会继续接收新数据
print("收到的第二条数据:",data2)
 
new_socket.close()
server_socket.close()

客户端:

from socket import *
#通过time模块使客户端发送多个数据包时,时间间隔变长
import time
 
client_socket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client_socket.connect(('10.175.193.126',8080))
client_socket.send('hello'.encode('utf-8'))
time.sleep(5) #让当前线程休眠5秒
client_socket.send('word'.encode('utf-8'))
 
client_socket.close()

服务器端接收到的数据:

6.黏包的成因

①服务器端出现黏包:接收方不知道消息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个消息要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造成的;

②客户端出现黏包:TCP在发送数据少且间隔时间短的数据包时,会将几条合并一起发送。

到此这篇关于Python数据传输黏包问题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Python数据传输黏包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相关文章

  • 解决pycharm中导入自己写的.py函数出错问题

    解决pycharm中导入自己写的.py函数出错问题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解决pycharm中导入自己写的.py函数出错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2020-02-02
  • numpy array找出符合条件的数并赋值的示例代码

    numpy array找出符合条件的数并赋值的示例代码

    本文主要介绍了numpy array找出符合条件的数并赋值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2022-05-05
  • Python实现分割文件及合并文件的方法

    Python实现分割文件及合并文件的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实现分割文件及合并文件的方法,涉及Python针对文件的分割与合并操作相关技巧,通过自定义函数split与join实现了文件的分割与合并操作,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5-07-07
  • 利用Matlab绘制各类特殊图形的实例代码

    利用Matlab绘制各类特殊图形的实例代码

    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软件,Matlab具有很强的图形处理功能,提供了大量的二维、三 维图形函数,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如何利用Matlab绘制各类特殊图形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1-07-07
  • 零基础写python爬虫之爬虫的定义及URL构成

    零基础写python爬虫之爬虫的定义及URL构成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本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我们同样也需要先利其器,先把爬虫的定义以及写爬虫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先介绍给大家。
    2014-11-11
  • python 列表,数组,矩阵两两转换tolist()的实例

    python 列表,数组,矩阵两两转换tolist()的实例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python 列表,数组,矩阵两两转换tolist()的实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2018-04-04
  • Python 多线程处理任务实例

    Python 多线程处理任务实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 多线程处理任务,下面文章利用一个真实实例围绕Python 多线程处理任务的相关资料展开内容,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2021-11-11
  • 一文教你用python编写Dijkstra算法进行机器人路径规划

    一文教你用python编写Dijkstra算法进行机器人路径规划

    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是典型最短路径算法,用于计算一个节点到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利用python编写Dijkstra算法进行机器人路径规划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1-08-08
  • 浅谈Python的文件类型

    浅谈Python的文件类型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篇浅谈Python的文件类型。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就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2016-05-05
  • python中requests模块的使用方法

    python中requests模块的使用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中requests模块的使用方法,实例分析了requests模块的使用技巧,具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5-04-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