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基础教程系列之defer、panic和recover详解

 更新时间:2022年04月16日 16:36:41   作者:骏马金龙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Go基础教程系列之defer、panic和recover,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defer关键字

defer关键字可以让函数或语句延迟到函数语句块的最结尾时,即即将退出函数时执行,即便函数中途报错结束、即便已经panic()、即便函数已经return了,也都会执行defer所推迟的对象。

其实defer的本质是,当在某个函数中使用了defer关键字,则创建一个独立的defer栈帧,并将该defer语句压入栈中,同时将其使用的相关变量也拷贝到该栈帧中(显然是按值拷贝的)。因为栈是LIFO方式,所以先压栈的后执行。因为是独立的栈帧,所以即使调用者函数已经返回或报错,也一样能在它们之后进入defer栈帧去执行。

例如:

func main() {
    a()
}

func a() {
    println("in a")
    defer b()              // 将b()压入defer栈中
    println("leaving a")
    //到了这里才会执行b()
}

func b() {
    println("in b")
    println("leaving b")
}

上面将输出:

in a
leaving a
in b
leaving b

即便是函数已经报错,或函数已经return返回,defer的对象也会在函数退出前的最后一刻执行。

func a() TYPE{
    ...CODE...
    
    defer b()
    
    ...CODE...
    
    // 函数执行出了错误
    
    return args
    // 函数b()都会在这里执行
}

但注意,由于Go的作用域采用的是词法作用域,defer的定义位置决定了它推迟对象能看见的变量值,而不是推迟对象被调用时所能看见的值。

例如:

package main

var x = 10
func main() {
    a()
}

func a() {
	println("start a:",x)   // 输出10
	x = 20
	defer b(x)       // 压栈,并按值拷贝20到栈中
	x = 30
    println("leaving a:",x)  // 输出30
    // 调用defer延迟的对象b(),输出20
}

func b(x int) {
    println("start b:",x)
}

比较下面的defer:

package main

var x = 10

func main() {
	a()
}

func a() int {
	println("start a:", x) // 输出10
	x = 20
	defer func() {      // 压栈,但并未传值,所以内部引用x
		println("in defer:", x)  // 输出30
	}()
	x = 30
	println("leaving a:", x) // 输出30
	return x
}

上面defer推迟的匿名函数输出的值是30,它看见的不应该是20吗?先再改成下面的:

package main

var x = 10

func main() {
	a()
}

func a() int {
	println("start a:", x) // 输出10
	x = 20
	defer func(x int) {
		println("in defer:", x)  // 输出20
	}(x)
	x = 30
	println("leaving a:", x) // 输出30
	return x
}

这个defer推迟的对象中看见的却是20,这和第一种defer b(x)是相同的。

原因在于defer推迟的如果是函数,它直接就在它的定义位置处评估好参数、变量。该拷贝传值的拷贝传值,该指针相见的指针相见。所以,对于第(1)和第(3)种情况,在defer的定义位置处,就将x=20拷贝给了推迟的函数参数,所以函数内部操作的一直是x的副本。而第二种情况则是直接指向它所看见的x=20那个变量,则个变量是全局变量,当执行x=30的时候会将其值修改,到执行defer推迟的对象时,它指向的x的值已经是修改过的。

再看下面这个例子,将defer放进一个语句块中,并在这个语句块中新声明一个同名变量x:

func a() int {
	println("start a:", x) // 输出10
	x = 20
	{
		x := 40
		defer func() {
			println("in defer:", x)  // 输出40
		}()
	}
	x = 30
	println("leaving a:", x) // 输出30
	return x
}

上面的defer定义在语句块中,它能看见的x是语句块中x=40,它的x指向的是语句块中的x。另一方面,当语句块结束时,x=40的x会消失,但由于defer的函数中仍有x指向40这个值,所以40这个值仍被defer的函数引用着,它直到defer执行完之后才会被GC回收。所以defer的函数在执行的时候,仍然会输出40。

如果语句块内有多个defer,则defer的对象以LIFO(last in first out)的方式执行,也就是说,先定义的defer后执行。

func main() {
	println("start...")
	defer println("1")
	defer println("2")
	defer println("3")
	defer println("4")
	println("end...")
}

将输出:

start...
end...
4
3
2
1

defer有什么用呢?一般用来做善后操作,例如清理垃圾、释放资源,无论是否报错都执行defer对象。另一方面,defer可以让这些善后操作的语句和开始语句放在一起,无论在可读性上还是安全性上都很有改善,毕竟写完开始语句就可以直接写defer语句,永远也不会忘记关闭、善后等操作。

例如,打开文件,关闭文件的操作写在一起:

open()
defer file.Close()
... 操作文件 ...

以下是defer的一些常用场景:

  • 打开关闭文件
  • 锁定、释放锁
  • 建立连接、释放连接
  • 作为结尾输出结尾信息
  • 清理垃圾(如临时文件)

panic()和recover()

panic()用于产生错误信息并终止当前的goroutine,一般将其看作是退出panic()所在函数以及退出调用panic()所在函数的函数。例如,G()中调用F(),F()中调用panic(),则F()退出,G()也退出。

注意,defer关键字推迟的对象是函数最后调用的,即使出现了panic也会调用defer推迟的对象。

例如,下面的代码中,main()中输出一个start main之后调用a(),它会输出start a,然后就panic了,panic()会输出panic: panic in a,然后报错,终止程序。

func main() {
	println("start main")
	a()
	println("end main")
}

func a() {
	println("start a")
	panic("panic in a")
	println("end a")
}

执行结果如下:

start main
start a
panic: panic in a

goroutine 1 [running]:
main.a()
        E:/learning/err.go:14 +0x63
main.main()
        E:/learning/err.go:8 +0x4c
exit status 2

注意上面的end aend main都没有被输出。

可以使用recover()去捕获panic()并恢复执行。recover()用于捕捉panic()错误,并返回这个错误信息。但注意,即使recover()捕获到了panic(),但调用含有panic()函数的函数(即上面的G()函数)也会退出,所以如果recover()定义在G()中,则G()中调用F()函数之后的代码都不会执行(见下面的通用格式)。

以下是比较通用的panic()和recover()的格式:

func main() {
    G()
    // 下面的代码会执行
    ...CODE IN MAIN...
}
func G(){
    defer func (){
        if str := recover(); str != nil {
            fmt.Println(str)
        }
    }()
    ...CODE IN G()...
    
    // F()的调用必须在defer关键字之后
    F()
    // 该函数内下面的代码不会执行
    ...CODE IN G()...
}
func F() {
    ...CODE1...
    panic("error found")
    // 下面的代码不会执行
    ...CODE IN F()...
}

可以使用recover()去捕获panic()并恢复执行。但以下代码是错误的:

func main() {
	println("start main")
	a()
	println("end main")
}

func a() {
	println("start a")
	panic("panic in a")

    // 直接放在panic后是错误的
    panic_str := recover()
    println(panic_str)

	println("end a")
}

之所以错误,是因为panic()一出现就直接退出函数a()和main()了。要想recover()真正捕获panic(),需要将recover()放在defer的推迟对象中,且defer的定义必须在panic()发生之前。

例如,下面是通用格式的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println("start main")
	b()
	println("end main")
}

func a() {
	println("start a")
	panic("panic in a")
	println("end a")
}

func b() {
	println("start b")
	defer func() {
		if str := recover(); str != nil {
			fmt.Println(str)
		}
	}()
	a()
	println("end b")
}

以下是输出结果:

start main
start b
start a
panic in a
end main

注意上面的end bend a都没有被输出,但是end main输出了。

panic()是内置的函数(在包builtin中),在log包中也有一个Panic()函数,它调用Print()输出信息后,再调用panic()。go doc log Panic一看便知:

$ go doc log Panic
func Panic(v ...interface{})
    Panic is equivalent to Print() followed by a call to panic().

更多关于 Go基础教程系列之defer、panic和recover详解 请查看下面的相关链接

相关文章

  • Golang中的crypto/ecdh包使用详解

    Golang中的crypto/ecdh包使用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详细介绍了Golang 中的 crypto/ecdh 包,主要包括什么是ECDH 算法和crypto/ecdh 包的使用方法,文中通过代码示例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3-09-09
  • 一文详解Go的面向对象编程

    一文详解Go的面向对象编程

    本文主要围绕 Golang 的 Object-oriented 所展开,介绍了其基本的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及代码实战,有需要的小伙伴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2023-04-04
  • golang优先级队列的实现全过程

    golang优先级队列的实现全过程

    优先级队列是一种特殊队列,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golang优先级队列的实现全过程,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2-12-12
  • 如何在VScode 中编译多个Go文件

    如何在VScode 中编译多个Go文件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VScode 中编译多个Go文件的实现方法,本文通过实例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1-08-08
  • golang 中获取字符串个数的方法

    golang 中获取字符串个数的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golang 中获取字符串个数 ,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9-08-08
  • golang 切片截取参数方法详解

    golang 切片截取参数方法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golang 切片截取参数方法详解,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2021-01-01
  • Golang使用cobra实现命令行程序的示例代码

    Golang使用cobra实现命令行程序的示例代码

    Cobra 是 Go 语言中一个强大的命令行应用库,它提供了创建命令行工具所需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被许多开发者用于构建各种命令行工具和应用程序,本文将给大家介绍Golang使用cobra实现命令行程序,文中通过代码示例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4-02-02
  • Go语言中调用外部命令的方法总结

    Go语言中调用外部命令的方法总结

    在工作中,我们时不时地会需要在Go中调用外部命令。本文为大家总结了Go语言中调用外部命令的几种姿势,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2022-11-11
  • Go web中cookie值安全securecookie库使用原理

    Go web中cookie值安全securecookie库使用原理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Go web中cookie值安全securecookie库使用及实现原理详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2022-11-11
  • golang select 机制和超时问题

    golang select 机制和超时问题

    golang 中的协程使用非常方便,但是协程什么时候结束是一个控制问题,可以用 select 配合使用,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golang select 机制和超时问题,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2-06-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