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注入报错之注入原理实例解析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 10:15:21   作者:tnt阿信  
所谓报错注入,就是通过运行SQL查询语句回显查询结果,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sql注入报错之注入原理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实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前言

我相信很多小伙伴在玩sql注入报错注入时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么写就会报错?曾经我去查询的时候,也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时隔几个月终于找到搞清楚原理,特此记录,也希望后来的小伙伴能够少走弯路

0x01

我们先来看一看现象,我这里有一个users表,里面有五条数据:

然后用我们的报错语句查询一下:

select count(*),(concat(floor(rand()*2),(select version())))x from users group by x

成功爆出了数据库的版本号。

要理解这个错误产生的原因,我们首先要知道group by语句都做了什么。我们用一个studetn表来看一下:

现在我们通过年龄对这个表中的数据进行下分组:

形成了一个新的表是吧?你其实应该能够想到group by 语句的执行流程了吧?最开始我们看到的这张sage-count()表应该时空的,但是在group by语句执行过程中,一行一行的去扫描原始表的sage字段,如果sage在sage-count()不存在,那么就将他插入,并置count()置1,如果sage在sage-count()表中已经存在,那么就在原来的count(*)基础上加1,就这样直到扫描完整个表,就得到我们看到的这个表了。

注:这里有特别重要的一点,group by后面的字段时虚拟表的主键,也就是说它是不能重复的,这是后面报错成功的关键点,其实前面的报错语句我们已经可以窥见点端倪了

0x02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报错的主要原因时虚拟表的主键重复了,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它到底是在哪里,什么时候重复的。这里rand()函数就登场了。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rand()函数的用法:

1.用来生成一个0~1的数

2.还可以给rand函数传一个参数作为rand()的种子,然后rand函数会依据这个种子进行随机生成。

那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语句的执行效果:

可以看到rand()生成的数据毫无规律,而rand(0)生成的数据则有规律可循,是:
0110 0110

注:如果你觉得数据不够,证明不了rand()的随机性,你可以自己多插入几条数据再查询试一下。

0x03

现在我们弄清楚了group by语句的工作流程,以及rand()与rand(0)的区别,那么接下来就是重点了,mysql官方说,在执行group by语句的时候,group by语句后面的字段会被运算两次。

**第一次:**我们之前不是说了会把group by后面的字段值拿到虚拟表中去对比吗,在对比之前肯定要知道group by后面字段的值,所以第一次的运算就发生在这里。

**第二次:**现在假设我们下一次扫描的字段的值没有在虚拟表中出现,也就是group by后面的字段的值在虚拟表中还不存在,那么我们就需要把它插入到虚拟表中,这里在插入时会进行第二次运算,由于rand函数存在一定的随机性,所以第二次运算的结果可能与第一次运算的结果不一致,但是这个运算的结果可能在虚拟表中已经存在了,那么这时的插入必然导致错误!

所以我们现在通过一个例子来验证我们的理论,拿出我们最开始的例子:

select count(*),(concat(floor(rand(0)*2),'@',(select version())))x from users group by x

声明:users表就是本文第一个表,表中有五条数据

注意我这里用的是rand(0),不是rand(),rand(0)生成的有规律的序列:

我们跟着刚刚的思路走,最开始的虚拟表是空的,就像下面一样:

count(*)x
  

当我扫描原始表的第一项时,第一次计算,floor(rand(0)*2)是0,然后和数据库的版本号(假设就是5.7.19)拼接,到虚拟表里去寻找x有没有x的值是x@5.7.19的数据项,结果显然是没有,那么接下来就将它插入到上表中,但是还记得吗,在插入之前会进行第二次计算,这时x的值就变成了1@5.7.19,所以虚拟表变成了下面这样:

count(*)x
11@5.7.19

现在扫描原始表的第二项,第一次计算x==’1@5.7.19‘,已经存在,不需要进行第二次计算,直接插入,得到下表:

count(*)x
21@5.7.19

扫描原始表的第三项,第一次计算x==‘0@5.7.19’,虚拟表中找不到,那么进行第二次计算,这时x==‘1@5.7.19’,然后插入,但是插入的时候问题就发生了,虚拟表中已经存在以1@5.7.19为主键的数据项了,插入失败,然后就报错了!

上面是使用rand(0)的情况,rand(0)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每次执行都可以报错,但是如果使用rand()的话,因为它生成的序列是随机的嘛,所以并不是每次执行都会报错,下面是我的测试结果:

执行了五次,报错两次,所以是看运气。

总结

总之,报错注入,rand(0),floor(),group by缺一不可

到此这篇关于sql注入报错之注入原理实例解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sql注入报错注入原理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相关文章

  • sql小计汇总 rollup用法实例分析

    sql小计汇总 rollup用法实例分析

    rollup在oracle ,sql-server里面都有有。
    2009-06-06
  • sql中left join的效率分析与提高效率方法

    sql中left join的效率分析与提高效率方法

    网站随着数据量与访问量越来越大,访问的速度变的越来越慢,于是开始想办法解决优化速度慢的原因,下面是对程序中一条sql的分析与提高效率的过程
    2018-03-03
  • 8种主流NoSQL数据库系统特性对比和最佳应用场景

    8种主流NoSQL数据库系统特性对比和最佳应用场景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8种主流NoSQL数据库系统特性对比和最佳应用场景,对选择一个NoSQL数据库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参考文章,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4-06-06
  • Hive数据导出详解

    Hive数据导出详解

    hive是一个依赖Hadoop集群的数据处理平台,我们不仅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更需要进行导出,供我们多次重复使用,本文主要介绍了hive如何导出数据,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阅读
    2023-04-04
  • Navicat中修改MySQL的编码格式

    Navicat中修改MySQL的编码格式

    打开 Navicat for MySQL 并连接到您的数据库服务器,在左侧的连接列表中,展开数据库,然后展开要更改字符集的表,选中要更改字符集的表,右键点击并选择 "设计表",在 "设计表" 窗口中,您将看到表的列表
    2023-10-10
  • 通过一分钟快速了解索引技巧

    通过一分钟快速了解索引技巧

    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如何通过一分钟快速了解索引技巧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学习或者使用索引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2019-12-12
  • 详解Navicat简单使用方法

    详解Navicat简单使用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avicat简单使用方法,本文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0-11-11
  • mssql注入躲避IDS的方法

    mssql注入躲避IDS的方法

    可能这个技巧早有人已经会了,就是利用openrowset发送本地命令。通常我们的用法是(包括MSDN的列子)
    2008-06-06
  • SQL 优化经验总结34条

    SQL 优化经验总结34条

    我们要做到不但会写SQL,还要做到写出性能优良的SQL,以下为笔者学习、摘录、并汇总部分资料与大家分享!
    2009-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