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数据结构之线段树中的懒操作详解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04日 08:16:46   作者:chengqiuming  
对于线段树,若要求对区间中的所有点都进行更新,可以引入懒操作。懒操作包括区间更新和区间查询操作。本文将通过一个示例和大家详细聊聊线段树中的懒操作,需要的可以参考一下

一、问题提出

对于线段树,若要求对区间中的所有点都进行更新,可以引入懒操作。

懒操作包括区间更新和区间查询操作。

二、区间更新

对 [l,r] 区间进行更新,例如将 [l,r] 区间所有元素都更新为 v,步骤如下。

1.若当前节点区间被查询区间[l,r]覆盖,则仅对该节点进行更新并做懒标记,表示该节点已被更新,对该节点的子节点暂不更新。

2.判断是在左子树中查询还是在右子树中查询。在查询过程中,若当前节点带有懒标记,则将懒标记传给子节点(将当前节点的懒标记清除,将子节点更新并做懒标记),继续查找。

3.在返回时更新最值。

三、区间查询

带有懒标记的区间查询和普通的区间查询有所不同,在查询过程中若遇到节点有懒标记,则下传懒标记,继续查询。

四、实战

1.问题描述

2.输入

10
5 3 7 2 12 1 6 4 8 15
3 7 25
1 10

3.代码

package com.platform.modules.alg.alglib.p85;
 
public class P85 {
    public String output = "";
 
    private final int maxn = 100005;
    private final int inf = 0x3f3f3f3f;
    private int n;
    private int a[] = new int[maxn];
    private node tree[] = new node[maxn * 4]; // 树结点存储数组
 
    public P85() {
        for (int i = 0; i < tree.length; i++) {
            tree[i] = new node();
        }
    }
 
    void lazy(int k, int v) {
        tree[k].mx = v; // 更新最值
        tree[k].lz = v; // 做懒标记
    }
 
    // 向下传递懒标记
    void pushdown(int k) {
        lazy(2 * k, tree[k].lz); // 传递给左孩子
        lazy(2 * k + 1, tree[k].lz); // 传递给右孩子
        tree[k].lz = -1; // 清除自己的懒标记
    }
 
    // 创建线段树,k表示存储下标,区间[l,r]
    void build(int k, int l, int r) {
        tree[k].l = l;
        tree[k].r = r;
        tree[k].lz = -1; // 初始化懒操作
        if (l == r) {
            tree[k].mx = a[l];
            return;
        }
        int mid, lc, rc;
        mid = (l + r) / 2; // 划分点
        lc = k * 2; // 左孩子存储下标
        rc = k * 2 + 1; // 右孩子存储下标
        build(lc, l, mid);
        build(rc, mid + 1, r);
        tree[k].mx = Math.max(tree[lc].mx, tree[rc].mx); // 结点的最大值等于左右孩子最值的最大值
    }
 
    // 将区间 [l,r] 修改更新为 v
    void update(int k, int l, int r, int v) {
        // 找到该区间
        if (tree[k].l >= l && tree[k].r <= r) {
            lazy(k, v); // 更新并做懒标记
            return;
        }
        if (tree[k].lz != -1)
            pushdown(k); // 懒标记下移
        int mid, lc, rc;
        mid = (tree[k].l + tree[k].r) / 2; // 划分点
        lc = k * 2; // 左孩子存储下标
        rc = k * 2 + 1; // 右孩子存储下标
        if (l <= mid)
            update(lc, l, r, v); // 到左子树更新
        if (r > mid)
            update(rc, l, r, v);// 到右子树更新
        tree[k].mx = Math.max(tree[lc].mx, tree[rc].mx); // 返回时修改更新最值
    }
 
    // 求区间 [l,r] 的最值
    int query(int k, int l, int r) {
        int Max = -inf;
        if (tree[k].l >= l && tree[k].r <= r) // 找到该区间
            return tree[k].mx;
        if (tree[k].lz != -1)
            pushdown(k); // 懒标记下移
        int mid, lc, rc;
        mid = (tree[k].l + tree[k].r) / 2; // 划分点
        lc = k * 2; // 左孩子存储下标
        rc = k * 2 + 1; // 右孩子存储下标
        if (l <= mid)
            Max = Math.max(Max, query(lc, l, r)); // 到左子树查询
        if (r > mid)
            Max = Math.max(Max, query(rc, l, r)); // 到右子树查询
        return Max;
    }
 
    public String cal(String input) {
        int l, r;
        int i, v;
        String[] line = input.split("\n");
        n = Integer.parseInt(line[0]); // 第 1 行:10
        String[] nums = line[1].split(" ");
 
 
        // 第 2 行:5 3 7 2 12 1 6 4 8 15
        for (i = 1; i <= n; i++)
            a[i] = Integer.parseInt(nums[i - 1]);
        build(1, 1, n); // 创建线段树
        // 输入查询最值的区间 [l,r] 1 10
        String[] range = line[2].split(" ");
        l = Integer.parseInt(range[0]);
        r = Integer.parseInt(range[1]);
        // 求区间[l..r]的最值
        output += query(1, l, r) + "\n";
        // 输入更新的区间值 l r v  第 3 行: 3 7 25
        String[] change = line[3].split(" ");
        l = Integer.parseInt(change[0]);
        r = Integer.parseInt(change[1]);
        v = Integer.parseInt(change[2]);
        // 将区间 [l,r] 修改更新为 v
        update(1, l, r, v);
        // 求区间[l..r]的最值 第 4 行:1 10
        range = line[4].split(" ");
        l = Integer.parseInt(range[0]);
        r = Integer.parseInt(range[1]);
        // 求区间 [l..r] 的最值
        output += query(1, l, r) + "\n";
        return output;
    }
}
 
// 结点
class node {
    int l; // l 表示区间左右端点
    int r; // r 表示区间左右端点
    int mx; // mx表示区间[l,r]的最值
    int lz; // lz 懒标记
}

4.测试

以上就是Java数据结构之线段树中的懒操作详解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Java线段树 懒操作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 SpringBoot中FailureAnalyzer的使用详解

    SpringBoot中FailureAnalyzer的使用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中FailureAnalyzer的使用详解,FailureAnalyzer拦截启动时异常,将异常转换成更加易读的信息并包装成org.springframework.boot.diagnostics.FailureAnalysis对象,监控应用启动过程,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3-12-12
  • Spring web开发教程之Request获取3种方式

    Spring web开发教程之Request获取3种方式

    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Spring web开发教程之Request获取3种方式的相关资料,request对象是从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包括用户提交的信息以及客户端的一些信息,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3-11-11
  • JSON各种转换问题(json转List,json转对象等)

    JSON各种转换问题(json转List,json转对象等)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SON各种转换问题(json转List,json转对象等),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3-03-03
  • java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使用方法汇总

    java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使用方法汇总

    序列化是一种对象持久化的手段,普遍应用在网络传输、RMI等场景中,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总结介绍了关于java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使用方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1-07-07
  • Spring代理对象导致的获取不到原生对象注解的解决

    Spring代理对象导致的获取不到原生对象注解的解决

    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代理对象导致的获取不到原生对象注解的解决,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2022-04-04
  • java理论基础Stream性能论证测试示例

    java理论基础Stream性能论证测试示例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java理论基础Stream性能论证的测试示例解析,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
    2022-03-03
  • Java实现简单班级管理系统

    Java实现简单班级管理系统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实现简单班级管理系统,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2022-02-02
  • 详细解读AbstractStringBuilder类源码

    详细解读AbstractStringBuilder类源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详细解读AbstractStringBuilder类源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下。
    2017-12-12
  • java实现左旋转字符串

    java实现左旋转字符串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实现左旋转字符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2019-03-03
  • 实例讲解JAVA 适配器模式

    实例讲解JAVA 适配器模式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 适配器模式的的相关资料,文中示例代码非常详细,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
    2020-06-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