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文件操作汇总实例详解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8日 14:55:47   作者:SaraiNoQ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Node文件操作汇总实例详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前言

前两天我们介绍了 Nodejs 中 I/O 的重要组成部分:Buffer对象Stream流,今天我们介绍 Nodejs 的文件系统,包括文件和目录的读写、删除,以及监听文件和目录的修改。

文件系统

Nodejs 内置的 fs模块 可与文件系统进行交互,封装了常规的 POSIX函数。POSIX(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是UNIX系统的一个设计标准。fs模块提供了多个操作目录和文件的方法,大多会有同步和异步两种版本。同步的方法名称会以Sync为后缀。

目录处理

fs模块的 readdir() 方法可异步的读取目录内容。回调函数包含两个参数,第一个是错误对象,第二个是一个包含文件名称的数组,对应的同步方法是 readdirSync() 。在下面的示例中,当前目录包含两个文件,上一级目录包含一个目录名称。

const fs = require('fs');
fs.readdir('./', (err, files) => {
  console.log(files);        //[ 'demo.txt', 'index.js' ]
});
fs.readdir('../', (err, files) => {
  console.log(files);        //[ '1' ]
});

其它处理目录的方法还有 opendir()mkdir() 等。

读写文件

在fs模块中,可使用批量方法 readFile() 将文件内容一次性的加载到内存中,如下所示。

const fs = require('fs');
fs.readFile('./origin.txt', (err, buf) => {
  console.log(buf.toString());        //"hello Node.js"
});

对应的写入方法是 writeFile() ,如下所示。

fs.writeFile('./target.txt', 'hello Node.js', (err) => {
  if (err) throw err;
  console.log('文件已被保存');
});

💡 文件路径、写入内容和回调函数是必传的参数。如果文件不存在,那么会自动创建。

当文件很大时,该方法会因V8内存不足而出现问题。此时可以改用之前提到的流式方法 createReadStream(),分批次的读取文件。

如下所示,每次只读7个字节的内容。

const readable = fs.createReadStream('./origin.txt', {highWaterMark: 7});
readable.on("data", (chunk) => {
  /*************/
  /* "hello N"
  /* "ode.js"
  /************/
  console.log(chunk.toString());
});

通过管道方法 pipe()origin.txt 中的内容写入到 target.txt 中,如下所示,对于不存在的文件,也会自动创建。

const writable = fs.createWriteStream('./target.txt');
readable.pipe(writable);

文件描述

fs模块的 stat() 方法可读取文件的描述信息,如下所示。

fs.stat('./demo.txt', (err, stats) => {
  console.log(stats);
});

回调函数中的stats参数是一个 fs.Stats对象 ,其属性如下所示。它还包含一些判断方法,例如isDirectory()、isFile()等。

Stats {
  dev: 195650,
  mode: 33206,
  nlink: 1,
  uid: 0,
  gid: 0,
  rdev: 0,
  blksize: undefined,
  ino: 36873221949682120,
  size: 13,
  blocks: undefined,
  atimeMs: 1586227933993.0217,
  mtimeMs: 1585882949091.0166,
  ctimeMs: 1586227933995.0222,
  birthtimeMs: 1586227933993.0217,
  atime: 2020-04-07T02:52:13.993Z,
  mtime: 2020-04-03T03:02:29.091Z,
  ctime: 2020-04-07T02:52:13.995Z,
  birthtime: 2020-04-07T02:52:13.993Z
}

fs模块还提供了 fstat() 方法,在功能上与 stat() 等价,只是 fstat() 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文件描述符。在POSIX系统中,文件描述符是一个正整数,它实际上是一个索引值,指向内核为每一个进程所维护的该进程打开文件的记录表。当打开或创建一个文件时,就会被分配一个文件描述符。

在下面的示例中,open() 方法的回调函数中包含一个 fd参数(即文件描述符),搭配 fstat() 方法就能读取文件信息:

fs.open('./demo.txt', 'r', (err, fd) => {
  fs.fstat(fd, (err, stats) => {
    console.log(stats);
  });
});

监控文件

fs模块提供了两种方法来监控文件:watch()watchFile() ,前者能监控文件或目录的更改,后者只能监控文件的更改。

watch() 方法的监听器回调包含两个参数,第一个是事件类型(包括rename和change),第二个是触发事件的文件名称,如下所示:

fs.watch('./demo.txt', (eventType, filename) => {
  console.log(eventType, filename);
});

执行node命令后,每次更改demo.txt文件,就会在控制台打印出下面这条语句。

$ node index.js
change demo.txt

虽然 watch() 方法的性能优于 watchFile() 方法,但是 watch() 不是一个跨平台的方法,其表现在各个平台中并非百分百一致(例如filename参数不能保证提供),而 watchFile() 是跨平台的。

异步文件

fs.promises 是 Nodejs 提供的一组备用的异步文件系统方法,它们会返回Promise对象而不是通过回调来处理结果。例如以Promise的方式使用 stat() 方法,如下所示。

const fsPromises = require('fs').promises;
fsPromises.stat('./demo.txt').then(stats => {
  console.log(stats);
});

删除文件

Nodejs 中 fs模块 提供了 unlink()rm() 两个方法来删除文件。下面的代码实现了删除当前文件夹下的 toBeDel.txt 文件:

const fs = require('fs');
fs.unlink('./toBeDel.txt', (err) => {
    if (!err) {
        console.log(err);
    }
});
// or
fs.rm('./toBeDel.txt', (err) => {
    if (!err) {
        console.log(err);
    }
})

如果要删除文件夹,可以使用 rmdir() 方法,用法同 rm() 方法一样。

💡 rm() 同时支持删除目录和文件,而 unlink() 只能用于删除文件。

总结

fs模块 提供了大量对文件的操作的API,你无需去全部记住他们,只需像在学习 Linux 时简单记住那些基础的命令即可:

  • fs.stat 读取文件的描述信息
  • fs.mkdir 创建目录 (创建之前先判断是否存在)
  • fs.writeFile 写入文件(文件不存在就创建,但不能创建目录)
  • fs.appendFile 写入追加文件
  • fs.readFile 读取文件
  • fs.readdir 读取目录
  • fs.rename 重命名
  • fs.rmdir 删除目录
  • fs.unlinkfs.rm 删除文件

以上就是Node文件操作汇总实例详解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Node文件操作汇总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