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计算属性computed--getter和setter用法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20日 10:23:44   作者:王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vue计算属性computed--getter和setter用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计算属性computed和方法methods的区别

计算属性本质上是包含getter和setter的方法

当获取计算属性时,实际上是在调用计算属性的getter方法。vue会收集计算属性的依赖,并缓存计算属性的返回结果。只有当依赖变化后才会重新进行计算。

方法没有缓存,每次调用方法都会导致重新执行。

计算属性的getter和setter参数固定,getter没有参数,setter只有一个参数。而方法的参数不限。

由于有以上的这些区别,因此计算属性通常是根据已有数据得到其他数据,并在得到数据的过程中不建议使用异步、当前时间、随机数等副作用操作。

实际上,他们最重要的区别是含义上的区别。计算属性含义上也是一个数据,可以读取也可以赋值;方法含义上是一个操作,用于处理一些事情。

计算属性的完整写法

      computed: {
        propsName: {
          a:['aavsx'],
          get(){
            return this.a;
          },
          set(val){
            this.a = val
          }
        },
      }

注:

1.get方法是当属性被读取时触发,在计算属性中,如果计算属性依赖没有发生改变(例子中this.a就是计算属性的依赖,只要this.a不发生改变,它就不会再次调用get方法),get只会调用一次,并且会将返回结果缓存起来。

2.get方法必须需要一个返回值,否者会报出以下错误:


3.如果set方法没有改变get方法中的依赖(this.a),则get方法不会再次调用,而是直接使用缓存值

<template>
    <div>
    {{propsName = 'add'}} //结果是add
    {{propsName}}//结果是 a ,以为set方法没有改变this.a这个依赖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return {
      a:'a',
      b:'b'
    }
  },
  computed: {
    propsName: {
      get(){
        return this.a
      },
      set(val){
       this.b = val
      }
    },
  }
}
</script>

一般情况下,计算属性只使用getter方法,所以计算属性可以简写为:

computed: {
  propName(){
    // getter
    //必须要有返回值
  }
}

vue3计算属性computed实现原理

computed实现原理

computed特性

computed可以传入一个函数,也可以传入一个对象(带有get和set方法),计算属性返回一个计算值,该值通过value属性访问,当参与计算的数据发生改变,则重新计算,不发生改变,则直接返回之前缓存的值

render 只执行了一次

   const { effect, reactive,computed } = VueReactivity

        const state = reactive({
            firstName:'s',
            lastName:'x'
        })
        let fullName = computed(()=>{
            console.log('runner')
            return state.firstName + state.lastName
        })
        console.log(fullName.value)
        console.log(fullName.value)
        console.log(fullName.value)

计算属性返回值可以作为属性参与effect更新

 const { effect, reactive,computed } = VueReactivity

        const state = reactive({
            firstName:'s',
            lastName:'x'
        })
       
        let fullName = computed({
            get(){
                return state.firstName + state.lastName
            },
            set(value){
                state.lastName = value
            }
        })
        fullName.value = 100
        effect(()=>{
            app.innerHTML = fullName.value
        })
        setTimeout(()=>{
            state.firstName = 'x'
        },1000)

实现思路

导出一个computed函数,函数内部有两个变量getter、setter

函数传入一个对象或者函数。

如果是函数,则将该函数赋值给getter,setter赋值为一个报错函数(即抛出错误)

如果是对象,则将其get和set分别赋值给getter和setter

创建computedRefImpl类,有两个形参(getter、setter),在computer函数中实例化并返回该类

类中在实例的constructor构造器中通过实例化ReactiveEffect类,传入getter,实现对计算属性函数传入的属性的数据绑定,传入第二个参数,在数据更新完之后将_dirty标记为true,并实现数据更新(triggerEffects)

私有变量_dirty控制数据是否更新

其有两个方法get value 和 set value

当调用get,让ReactiveEffect实例运行,获取其返回值赋值给内部变量_value,并返回改变量,将_dirty设置为false,表示没有新的数据改变了,可以使用缓存,判断当前环境是否存在activeEffect,存在则进行依赖收集(调用trackEffects)

调用set则运行setter

完整代码如下:

import { isFunction } from "@vue/shared"
import { activeEffect, trackEffects, triggerEffects,ReactiveEffect } from "./effect";

export function computed(getterOrOptions){
    let getter = null;
    let setter = null;
    let fn = ()=>{
        throw new Error("this function is onlyRead");
        
    }
    let isGetter = isFunction(getterOrOptions)
    if(isGetter){
        getter = getterOrOptions
        setter = fn
    }
    else {
        getter = getterOrOptions.get
        setter = getterOrOptions.set || fn
    }

    return new computedRefImpl(getter,setter)
}

class computedRefImpl{
    private _value = null
    private _dirty = true
    public effect = null
    public deps = null
    constructor(getter,public setter){
        this.effect = new ReactiveEffect(getter,()=>{
            if(!this._dirty){
                this._dirty = true
                triggerEffects(this.deps)
            }
        })
    }
    get value(){
        debugger
        if(activeEffect){
            // 存在effect,则进行依赖收集
            trackEffects(this.deps ||  (this.deps = new Set()) )
        }
        if(this._dirty){
            this._dirty = false
            this._value = this.effect.run()
        }
        return this._value
    }
    set value(newValue){
        this.setter(newValue)
    }
}

总结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相关文章

  • vue3如何用pinia替代vuex

    vue3如何用pinia替代vuex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vue3如何使用pinia替代vuex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2024-03-03
  • vue3.0 CLI - 3.2 路由的初级使用教程

    vue3.0 CLI - 3.2 路由的初级使用教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vue3.0 CLI - 3.2 - 路由的初级使用教程,非常不错,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8-09-09
  • vue3如何实现PDF文件在线预览功能

    vue3如何实现PDF文件在线预览功能

    PDF文件在线预览的功能相信大家都是有遇到过的,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vue3如何实现PDF文件在线预览功能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实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2-06-06
  • 如何利用vue3实现一个俄罗斯方块

    如何利用vue3实现一个俄罗斯方块

    俄罗斯方块这个游戏相信大家都玩过,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如何利用vue3实现一个俄罗斯方块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实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2-01-01
  • vue自定义组件如何添加使用原生事件

    vue自定义组件如何添加使用原生事件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vue自定义组件如何添加使用原生事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2022-04-04
  • Vue响应式原理与虚拟DOM实现步骤详细讲解

    Vue响应式原理与虚拟DOM实现步骤详细讲解

    在Vue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就是响应式系统。这个系统使得Vue能够自动追踪数据变化,并在数据发生变化时自动更新相关的DOM元素。本文将会探讨Vue响应式系统的实现原理及其底层实现
    2023-03-03
  • vue 点击按钮增加一行的方法

    vue 点击按钮增加一行的方法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vue 点击按钮增加一行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2018-09-09
  • Vue自定义属性实例分析

    Vue自定义属性实例分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Vue自定义属性,结合实例形式分析了vue.js自定义属性相关原理、实现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9-02-02
  • 详解如何在Vue项目中实现累加动画

    详解如何在Vue项目中实现累加动画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在你的Vue项目中实现累加动画,文中的示例代码简洁易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一下
    2023-06-06
  • VUE+SpringBoot实现分页功能

    VUE+SpringBoot实现分页功能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VUE+SpringBoot实现分页功能,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2021-06-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