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中渐进式遍历Scan命令的使用
之前我们学习过遍历命令keys,而keys *是一次性的把整个redis中所有的key都获取到.在不知道当前redis中有多少key的情况下,这个操作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会一下子得到太多的key而阻塞redis服务器.从而使其他redis客户端卡顿.
通过渐进式遍历,就可以做到,既可以获取到所有的key,同时又不会阻塞服务器.
渐进式遍历,不是一个命令把所有的key都拿到,而是每执行一次命令,只会获取其中的一部分,要想得到所有的key就需要多次执行渐进式遍历命令,进行多次遍历.
渐进式命令其实是一组命令,这一组命令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其中的代表命令就是scan.
cursor:代表光标,指向了当前遍历的位置.
首次scan光标是从0开始的,当scan返回的下次光标的位置是0的时候,就代表完成了一次完整的遍历了.
注意此处的光标不能理解为下标,光标不是一个连续递增的整数,仅仅是一个"字符串",只有redis服务器知道这个光标对应的元素位置,redis客户端和程序员是不知道的.
光标设置成0,意味着这一次遍历是从头开始获取的,返回值的前半部分表示下次遍历,光标应该从哪里开始;后半部分则表示真正遍历到的key的内容.
pattern就和keys命令的里pattern一样.指的是字符串匹配规则.
count表示此次遍历要获取多少个key.注意此处的count只是给redis服务器一个"建议",写入的count和实际返回的key的个数不一定是一致的,可能会多几个,也可能会少几个,但是总体上不会相差太多.
type:指定要遍历的key的value类型是什么,比如写string就表示此次遍历遍历出的key对应的value类型都是string.
count这里的数字不是说每次遍历都得设置成一样.
这里的渐进式遍历,在遍历过程中,不会在服务器这里存储任何的状态信息,此处的遍历时是随时可以终止的,不会对服务器产生任何的副作用.
渐进式遍历scan虽然解决了阻塞的问题,但如果在遍历期间key有所变化(增加或者删除),可能导致遍历时键的重复遍历或者遗漏,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redis中的数据库管理
redis中也是有database这样的概念的,只不过不像mysql那样可以随意的创建和删除database,redis中的database都是现成的,用户不能创建新的数据库也不能删除已有的数据库.
默认redis给用户提供了16个数据库(0-15),这16个数据库中的数据是隔离的,相互之间不会有影响.
默认情况下使用的数据库都是0号.
可以使用select dbIndex来切换数据库.实际使用redis很少会关注到数据库,一般都是默认使用0号数据库就可以了.
切换到0-15之外的会报错.
flushdb是删除当前数据库中所有的key,flushall删除所有数据库中的key.
时间复杂度都是O(N),flushdb中N指的是当前数据库中的key的个数,flushall中的N是所有数据库中key的个数.
上述两个命令在生产环境里要慎用!!!!!!!
dbsize用来查询当前数据库中key的个数.
到此这篇关于Redis中渐进式遍历Scan命令的使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Redis Scan命令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