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黑白照片的调色技巧教程
优设 发布时间:2013-04-25 15:54:50 作者:李涛
我要评论

一说到黑白,我们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历史上很多大师的经典作品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说到黑白,我们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历史上很多大师的经典作品。没错,摄影发明之初,象电影一样,就是黑白的玩意,多少先驱者前赴后继,留下了无数流传百世 的作品。尽管如今科技一日千里,谁都可以拿起相机拍出色彩斑斓的照片,但黑白摄影依然屹立不倒,被众多色友狂热地宠爱着,原因何在?因为黑白有味道!
世界是彩色的,而黑白摄影是将写实的彩色世界变成抽象的黑、白、灰影调,成千上万种色彩和层次被简洁单调的灰阶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难道不是一种激动人心的 神奇吗?!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用在摄影上来理解的话,就是这种意境了。缤纷的色彩有时会干扰我们的视觉,扰乱我们的情绪,我们将它们清空归 零,世界顿时变得安静,平和,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到画中的元素,更好地体味画中的主题,却并不因此妨碍我们对色彩的想象和判断,因为我们对世界有着客观的 认知,正如我们知道天空是蓝色的树叶是绿色的一样。黑白影调游离了真实的世界,却又以独特的手段表现了真实世界,给予人们更多地想象和思维空间,就象,参禅一样……
黑白摄影被广泛应用于人文、人像、风光等领域,尤其是人文题材,很多色友都喜欢用黑白影调来表现,大概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审美吧,黑白的人文似乎更加让人觉得亲切,真实,和淳朴。

模拟黑白与数码黑白
从银盐时代过来的色友,大概都会认同:真正意义上的传统黑白摄影是存在于黑白胶片上的,它的最佳载体是黑白感光相纸。我们在互联网上分享到的只是数码黑 白,尽管你是扫描了黑白照片或底片,因为它们最终是被”0-255″这些数字重新定义了,我们习惯称之为”伪黑白”。真正的黑白属于模拟,伪黑白属于数 码,正如音响界中的黑胶唱片和CD光碟一样,前者是将音频信号刻在胶木上以坑纹形式存在,通过唱针与坑纹的机械接触读取信号;而CD是将音频信号转化为0 和1的数字形式刻录在光碟上,以镭射激光不接触式读取,两者的味道是大不相同的。有什么不同?大概就象是茶道中所言的黑茶与白茶的不同味道吧。黑白相片的 味道正如普洱茶般醇厚,陈香,老到!

获取数码黑白的10大手段
相对于彩色摄影来说,我觉得黑白摄影更加强调后期,无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照片,从获得原始数据后就必须通过各种后期手段来进行二次创作,以获得各种不同 影调效果的黑白影像。无论是传统的黑白暗房,还是现代的数码暗房,都很有可玩性。下面说说我所学到的10种获取数码黑白的手段。
硬手段
(1)扫描/翻拍相片或直接扫描底片
这是玩胶片的色友网络分享的途径,扫描/翻拍彩色或黑白都行,只是胶片扫描后变成了数码,也就成了”伪黑白”,如果设备精良,还是可以反映得到胶片的特色。
(2)数码相机直接用黑白模式拍摄
很多数码相机都设有黑白拍摄模式,相信它的机内运算方法和后期软件差不多,所以我是很少用这种模式拍摄的,只是在我认定所拍主题一定要用黑白影调来表现时才使用。D80的黑白模式还配有多款滤镜,用惯胶片机玩黑白的色友也许能在数码机上找到一丝亲切感。
软手段:
(1)转灰度模式
图像-模式-灰度
这是我用得最多的方法,非常简单实用,也是很多教材和专家推荐使用的方法,认为它是最好的转黑白模式,可以得到较为纯正的黑白影调,因其算法是按一定的比 例来组合RGB(红约30%,绿约60%,蓝约10%)来表现灰度,和人的眼球中三种锥体细胞的比例接近。最大的好处是将所有的信息都保留在灰度空间中, 但因此也有一定的缺点,就是当某个颜色通道有杂质或表现不佳时,无法分别调整。
(2)降低饱和度
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
这个方法也很简单,把饱和度滑块往左拉到0就OK啦。不过如果是全图转黑白的话我不会用这个方法,只有在需要局部彩色或保留某些颜色时使用,因为它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针对原图的颜色通道分别调整饱和度。在对话框中的”编辑”处可以选择颜色。
(3)Lab模式
图像-模式-Lab颜色
这个方法有点特别。首先Lab模式是用三个通道来表现,L通道代表所有的光强信息,a通道代表绿色到品色的信息,b通道代表蓝色到黄色的信息,用此模式来 转黑白其实只是利用L通道,去除色彩通道,同时也等于去除了一些杂质,得到的是较为明亮通透的黑白影调。我觉得用于表现儿童和女性的柔美以及高调子的主题 中比较合适。
(4)调整黑白
图像-调整-黑白
这是一个多功能的好用的方法,可以分别对原图的颜色通道进行调整;可以在”预设”中设定各种滤镜效果;转黑后可以调整”色调”,为PP加上单色,并可以改变色相和饱和度,就象传统黑白暗房,在药水中加入有色粉剂,让PP显出彩色的单色调一样。

(5)去色
图像-调整-去色
这个方法也极为简单,象转灰度一样,鼠标一点就OK了。去色就是去掉所有的色彩,得到黑白调子,感觉和转灰度差不多,在我的电脑上看不出有什么实质的差别,可能是算法大致相同吧。
(6)渐变映射
图像-调整-渐变映射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转黑方法,和灰度一样,属于无损的转黑。要得到黑白影调,在调整前必须先将前景色和背景色设置为黑白。当然它的功能远不止这么简单,点击 对话框中的”灰度映射所用的渐变”可以弹出一个渐变编辑器,拉动滑块可以调整反差与亮度,还可以在”色标”一栏选择不同的颜色渐变,获得彩色的单色调效 果。
(7)计算法
图像-计算
这个方法相信很少人用,因为它的操作性实验性很强,不容易掌握效果,会花费不少时间。它是通过两个通道的不同混合方式生成一个新的通道,可以计算出任意两个颜色通道组合,获得不同的影调效果。不推荐使用。
(8)通道混合器
图像-调整-通道混合器
这也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方法。它备有几款常用的滤镜,原理和传统的黑白摄影滤镜一样。如果不想用滤镜,可以点击下方的”单色”,转黑后可以分别对R、G、B三个颜色通道进行调整以获得不同效果。”常数”滑块可以调整画面的明暗度。

一说到黑白,我们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历史上很多大师的经典作品。没错,摄影发明之初,象电影一样,就是黑白的玩意,多少先驱者前赴后继,留下了无数流传百世 的作品。尽管如今科技一日千里,谁都可以拿起相机拍出色彩斑斓的照片,但黑白摄影依然屹立不倒,被众多色友狂热地宠爱着,原因何在?因为黑白有味道!
世界是彩色的,而黑白摄影是将写实的彩色世界变成抽象的黑、白、灰影调,成千上万种色彩和层次被简洁单调的灰阶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难道不是一种激动人心的 神奇吗?!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用在摄影上来理解的话,就是这种意境了。缤纷的色彩有时会干扰我们的视觉,扰乱我们的情绪,我们将它们清空归 零,世界顿时变得安静,平和,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到画中的元素,更好地体味画中的主题,却并不因此妨碍我们对色彩的想象和判断,因为我们对世界有着客观的 认知,正如我们知道天空是蓝色的树叶是绿色的一样。黑白影调游离了真实的世界,却又以独特的手段表现了真实世界,给予人们更多地想象和思维空间,就象,参禅一样……
黑白摄影被广泛应用于人文、人像、风光等领域,尤其是人文题材,很多色友都喜欢用黑白影调来表现,大概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审美吧,黑白的人文似乎更加让人觉得亲切,真实,和淳朴。

从银盐时代过来的色友,大概都会认同:真正意义上的传统黑白摄影是存在于黑白胶片上的,它的最佳载体是黑白感光相纸。我们在互联网上分享到的只是数码黑 白,尽管你是扫描了黑白照片或底片,因为它们最终是被”0-255″这些数字重新定义了,我们习惯称之为”伪黑白”。真正的黑白属于模拟,伪黑白属于数 码,正如音响界中的黑胶唱片和CD光碟一样,前者是将音频信号刻在胶木上以坑纹形式存在,通过唱针与坑纹的机械接触读取信号;而CD是将音频信号转化为0 和1的数字形式刻录在光碟上,以镭射激光不接触式读取,两者的味道是大不相同的。有什么不同?大概就象是茶道中所言的黑茶与白茶的不同味道吧。黑白相片的 味道正如普洱茶般醇厚,陈香,老到!

相对于彩色摄影来说,我觉得黑白摄影更加强调后期,无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照片,从获得原始数据后就必须通过各种后期手段来进行二次创作,以获得各种不同 影调效果的黑白影像。无论是传统的黑白暗房,还是现代的数码暗房,都很有可玩性。下面说说我所学到的10种获取数码黑白的手段。
硬手段
(1)扫描/翻拍相片或直接扫描底片
这是玩胶片的色友网络分享的途径,扫描/翻拍彩色或黑白都行,只是胶片扫描后变成了数码,也就成了”伪黑白”,如果设备精良,还是可以反映得到胶片的特色。
(2)数码相机直接用黑白模式拍摄
很多数码相机都设有黑白拍摄模式,相信它的机内运算方法和后期软件差不多,所以我是很少用这种模式拍摄的,只是在我认定所拍主题一定要用黑白影调来表现时才使用。D80的黑白模式还配有多款滤镜,用惯胶片机玩黑白的色友也许能在数码机上找到一丝亲切感。
软手段:
(1)转灰度模式
图像-模式-灰度
这是我用得最多的方法,非常简单实用,也是很多教材和专家推荐使用的方法,认为它是最好的转黑白模式,可以得到较为纯正的黑白影调,因其算法是按一定的比 例来组合RGB(红约30%,绿约60%,蓝约10%)来表现灰度,和人的眼球中三种锥体细胞的比例接近。最大的好处是将所有的信息都保留在灰度空间中, 但因此也有一定的缺点,就是当某个颜色通道有杂质或表现不佳时,无法分别调整。
(2)降低饱和度
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
这个方法也很简单,把饱和度滑块往左拉到0就OK啦。不过如果是全图转黑白的话我不会用这个方法,只有在需要局部彩色或保留某些颜色时使用,因为它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针对原图的颜色通道分别调整饱和度。在对话框中的”编辑”处可以选择颜色。
(3)Lab模式
图像-模式-Lab颜色
这个方法有点特别。首先Lab模式是用三个通道来表现,L通道代表所有的光强信息,a通道代表绿色到品色的信息,b通道代表蓝色到黄色的信息,用此模式来 转黑白其实只是利用L通道,去除色彩通道,同时也等于去除了一些杂质,得到的是较为明亮通透的黑白影调。我觉得用于表现儿童和女性的柔美以及高调子的主题 中比较合适。
(4)调整黑白
图像-调整-黑白
这是一个多功能的好用的方法,可以分别对原图的颜色通道进行调整;可以在”预设”中设定各种滤镜效果;转黑后可以调整”色调”,为PP加上单色,并可以改变色相和饱和度,就象传统黑白暗房,在药水中加入有色粉剂,让PP显出彩色的单色调一样。

图像-调整-去色
这个方法也极为简单,象转灰度一样,鼠标一点就OK了。去色就是去掉所有的色彩,得到黑白调子,感觉和转灰度差不多,在我的电脑上看不出有什么实质的差别,可能是算法大致相同吧。
(6)渐变映射
图像-调整-渐变映射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转黑方法,和灰度一样,属于无损的转黑。要得到黑白影调,在调整前必须先将前景色和背景色设置为黑白。当然它的功能远不止这么简单,点击 对话框中的”灰度映射所用的渐变”可以弹出一个渐变编辑器,拉动滑块可以调整反差与亮度,还可以在”色标”一栏选择不同的颜色渐变,获得彩色的单色调效 果。
(7)计算法
图像-计算
这个方法相信很少人用,因为它的操作性实验性很强,不容易掌握效果,会花费不少时间。它是通过两个通道的不同混合方式生成一个新的通道,可以计算出任意两个颜色通道组合,获得不同的影调效果。不推荐使用。
(8)通道混合器
图像-调整-通道混合器
这也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方法。它备有几款常用的滤镜,原理和传统的黑白摄影滤镜一样。如果不想用滤镜,可以点击下方的”单色”,转黑后可以分别对R、G、B三个颜色通道进行调整以获得不同效果。”常数”滑块可以调整画面的明暗度。

相关文章
- 您肯定有许多黑白照片,灵活利用Photoshop,就可以让它们露出“本来面貌”。下面为大家介绍下利用色相/饱和度给黑白照片上色的具体步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哈2013-06-27
- 来源:黑光网 作者:李洲舟 老照片制作大致分为三个大的步骤:首先是图片的去色及局部层次调整。然后就是纹理及划痕部分的制作。最后就是怀旧色调的渲染。具体效果可以视2011-06-08
- 本教程介绍单色风景图片简单上色方法。大致过程:先大致把图片的层次感调出来,然后直接用渐变映射来添加想要的颜色,最后渲染一下整体颜色即可。2010-09-29
- 本教程介绍黑白照片的简单调色方法。效果整体色调以中性色为主,局部上了彩色。人物部分不需要太多的细节处理,适当的用滤镜加强一下质感就可以。2009-12-01
- 来源:中国教程网 作者:不详 前面看到一个讨论的挺火的贴子是关于黑白照片上色的,总体来看都存在一些小问题。但是关于这种上色的理论联盟也有不少,各种方法也是百花齐放2009-02-21
- 本教程主要是介绍黑白照片上色的一些技巧,如果你不知道图片各部分上什么颜色会好看一点,这时候你就找张彩色的图片参照一下,皮肤,嘴唇,衣服等有什么颜色合适。这样上色2008-10-06
- 这里要介绍的是一个在photoshop中给黑白照片上色的简单方法,步骤如下: 首先载入一张黑白照片: 然后新建一个新图层命名为“color” 接下来在新图上进行涂色,这里2008-09-06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用PS中为黑白照片上色简单方法,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2014-04-02
- 本文为大家介绍下Photoshop给黑白照片上色的技巧主要为皮肤、嘴唇、眼睛、头发、 总体细节进行上色美化,于此同时利用图层和蒙版技术实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哈,希望2013-06-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