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i Labs 出手,币安七年两次下注,硬件钱包还是个好生意么?
YZi Labs 宣布投资开源硬件钱包项目 OneKey,旨在提升全球加密资产安全性,并为用户提供低门槛的自托管解决方案。
OneKey 成立于 2019 年,团队遍布中日韩、迪拜及意大利,三年内用户资产保障增长 11 倍,硬件钱包年销量年均增长 300%。该产品以开源、安全、易用为特色,受到亚洲、欧洲、澳洲和巴西市场用户青睐。
此轮融资将用于迭代下一代硬件设备、强化链上威胁检测与合约解析能力,并加速美国、欧洲及新兴市场的合规及用户增长计划。YZi Labs 表示,OneKey 是“通往 Web3 的关键入口”,将助力全球用户安心掌控资产。
YZi Labs 宣布投资 OneKey。OneKey 是一家专注于提升加密资产安全性并赋能全球用户自主管理资产的开源硬件钱包项目。 OneKey 成立于 2019 年,目前在中国、日本、韩国、迪拜和意大利拥有 60 名员工。过去三年,该公司的硬件钱包销售额年均增长 300%。
6 月 5 日,YZi Labs 发推表示,已投资开源硬件钱包公司 OneKey。
这是继 2018 年投资 SafePal 后,币安系资源时隔 7 年再次出手支持的硬件钱包项目,堪称「克制」,因此格外值得关注,亦使得行业对「硬件钱包是否是个好生意」的讨论再次升温。
从时间轴上看,2022 年 FTX 事件后,自托管的重要性已被反复验证,币安系的七年两次(已公开的)投资,也充分说明不是随机,而是有选择性的押注逻辑。
那么问题来了:硬件钱包,还是不是一门好生意?或者说,在历经牛熊周期、监管风暴和安全事件的今天,它是否早已超越单纯的盈利生意,成为一种信任级别的 Web3 基建?
硬件钱包是个好生意么?
硬件钱包一直是个「新手难进,老牌难增」的生意。
门槛高、教育成本大、硬件利润薄、用户转化周期长,是这个赛道与生俱来的结构性挑战。所以即便在 Web3 的十余年发展中,硬件钱包始终被视作资产安全的「终极方案」,但距离大规模普及,始终隔着一道心理与使用门槛。
如果回顾这些市面上主流硬件钱包产品的发展历程,会发现行业的起点最早可以追溯至 2014 年,跨度相当之大:
- 2014 年:Trezor 推出全球首款硬件钱包,Ledger 亦在同年推出经典型号 Nano 系列,标志着冷钱包安全技术的起点;
- 2018 年:SafePal 成为首个入选 Binance Labs 孵化器的硬件钱包项目,并在同年末获得币安战略投资,次年即推出 S1 经典款产品;
- 2019 年:OneKey 正式成立,以「开源 × 极简」定位切入,并于链上 Summer 时期借 OneKey Classic 热销出圈,成为华语区用户心智中最具代表性的硬件钱包品牌之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它们几乎都在 2020 年之前便已成立或推出成熟的硬件钱包产品,但这些产品维度的关键节点,并未直接促成硬件钱包从「极客工具」演化为「主流用户入口」的这一转变。
真正推动硬件钱包回到用户视野核心的,反倒是两场意外属性的行业事件:
- 一是 2020 年链上 Summer 的爆发,催化了一批链上 Degen 用户开始使用硬件钱包进行安全签名与合约交互,完成了不少用户从 0 到 1 教育的关键性一步;
- 二是 2022 年 FTX 崩盘事件,CEX 崩塌带来的信任危机使大量用户重新正视私钥管理,「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 从一句理想主义口号变成了现实痛点,硬件钱包关注度激增;
自此,原本偏居一隅的硬件钱包,正式走入 Web3 安全叙事的正中央。
不过实事求是地讲,Trezor 和 Ledger 的硬件钱包 1.0 时代,确实并不适合普通用户——初次设置与备份的流程复杂、操作门槛高、配套软件难用,而且动辄上千元人民币的价格,在未体验到价值前便劝退了大多数人。
而 SafePal、OneKey 等品牌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通过拉低定价、重构体验,大幅降低了入门门槛,使硬件钱包从极客走向大众化,可以说,这种「拆掉价格墙、重视用户体验」的策略,恰恰是推动硬件钱包从极客圈层走向大众市场的重要催化剂。
其实只要够便宜,且使用体验友好,用户哪怕只是「先试试看」,也会更有意愿迈出自托管的第一步,而一旦体验良好、资产安全感提升,便可能从「尝试者」转变为长期用户。
市场对安全的需求从来都是刚性的,尤其是伴随着 Web3 用户体量的持续扩张,安全不应是进阶配置,而应成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安全不是 Web3 的附属品,而是 Web3 的根基——还是那句话,每一次成功的骗局背后,都可能会有一个用户停止使用 Web3,而 Web3 生态在没有任何新用户的情况下,将无处可去。
从这个角度看,不管硬件钱包是不是一个「好生意」,至少它正在变成一个不可缺席的生意。
市面主流硬件钱包一览
如果说几年前硬件钱包仍是极客玩家的专属装备,那如今的它们正逐步演化为面向更广用户群体的加密基础设施。
笔者就陆续使用过包括 Cobo、imKey、OneKey 及 SafePal 在内的多款硬件钱包,在体验差异之外也明显感受到行业的快速演化——尤其是在华语用户群体中,除了 Trezor 和 Ledger 这两家海外老牌厂商,认知度最高、产品迭代最活跃的,当属 OneKey 与 SafePal。
1.OneKey:开源哲学 用户心智的快速构建
在一众主流硬件钱包厂商中,从币信独立出来的 OneKey 起步不算早,但借助链上 Summer 的叙事红利,已迅速建立起强烈的(华语区)用户认知,并形成清晰的品牌标签——极简、安全、开源。
尤其是近年来 OneKey 的一系列产品在华语市场收获了大量用户好感,其代表产品包括:
OneKey Classic 1S / 1S Pure:轻薄的信用卡式硬件钱包,面向初次接触冷钱包的用户;
OneKey Pro:支持 Air-gapped 隔空签名、指纹加密验证和无线充电,兼顾安全性与便利性,面向进阶用户;
尤其是其 2020 年发布的经典款产品 OneKey Classic,乘着链上 Summer 的东风,一度成为链上 Degen 用户心头好,不过目前该款已售罄,
近年来 OneKey 也开始尝试产品“破圈”,如近期推出的 USDC 收益模块,吸引超过 6200 万美元认购额,侧面反映其活跃用户基础与社区黏性。
2.SafePal:从硬件到全栈,币安的养成系「钱包 OG」
相较于刚获得 YZi Labs 投资的 OneKey,SafePal 其实是币安最早支持的硬件钱包项目,成长路径也更偏向于币安系的养成系项目:
2018 年 9 月,SafePal 作为唯一的钱包品牌入选 Binance Labs 首期孵化器计划,到旧金山进行了为期 10 周的孵化;同年底又获币安投资,2019 年上半年正式开售首款硬件钱包产品 S1。
随后 SafePal 采用「小步快跑」的产品策略,逐步拓展型号以覆盖不同细分市场,构建起面向不同用户层级的产品矩阵:
- 入门级硬件 S1(2019)、蓝牙款 X1(2023)、进阶版 S1 Pro(2024),且都已开源;
- 配套的软件钱包 App(2020)与浏览器插件钱包(2022);
- Telegram 小程序钱包(2024)、链上银行账户/万事达卡(2024)等服务;
不过 SafePal 虽然已量产多款硬件钱包,但整体还是走亲民路线,譬如其目前在售产品中 S1 Pro 为最高价,也仅 89.99 美元,X1 蓝牙款为 69.9 美元,S1 更是低至 49.99 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SafePal 是少数有代币的硬件钱包项目——2021 年通过 Binance IEO Launchpad 发布了 SFP,进一步被不少华语用户所熟知,也正因如此,SafePal 的特色一直体现在深度联动币安体系:
SafePal 是目前唯一深度集成币安的钱包产品——APP 内直达币安的现货交易、杠杆交易、合约交易及理财功能(子账户形式),同时还轻度集成了币安的法币出入金通道,等于在 SafePal 钱包内就可以一站式地共享币安的交易流动性和出入金渠道,基本能满足日常的交易需求。
除此之外,SafePal 在支持 BNB Chain 链上活动和生态协作方面也具备先发优势,譬如目前就支持 BNB Chain 上的稳定币免 Gas 转账(目前笔者就日常使用 SafePal App 操作转账 USDT/USDC 等稳定币来节省 Gas 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 4 月份,SafePal 联创 Veronica 还成为 YZi Labs 新一期孵化器的导师,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其与 Binance 系 VC 的长线关系维系与行业影响力。
3.Ledger 与 Trezor
如上文所言,Ledger 与 Trezor 是硬件钱包赛道最悠久的海外老牌厂商,但一直饱受「难用」和「太贵」的吐槽。
其中 Ledger 是目前全球累计销量最高的硬件钱包厂商,Nano S/Nano X 系列累计出货已超过 600 万台,在欧美市场具备极高的品牌信誉与合规背书,适用于对私钥硬件隔离、安全认证要求较高的机构与高净值用户。
Trezor 则是行业公认的「硬件钱包鼻祖」,2014 年发布全球首款硬件钱包,旗下 Trezor One 和 Trezor Model T 两款产品,在 BTC 社区、极客用户和自由主义圈层中拥有强大口碑,其操作逻辑偏向极客型用户。
4.Keystone:主打极致安全的 QR 离线方案
Keystone 是一款全开源采用嵌入式系统的 Air-Gap 安全产品(无蓝牙、USB、Wi-Fi),通过摄像头扫描 QR 码完成地址生成、交易签名等操作,确保私钥永不触网,同时它也是 MetaMask 官方合作硬件钱包,支持与 MetaMask 链接使用。
目前旗舰型号 Keystone Pro 配备 4 英寸触屏、指纹识别和多安全芯片(3 颗独立 CC EAL5 认证芯片),支持最多 3 套助记词管理,可通过 QR 码与 MetaMask、Solflare 等主流钱包联动。
总的来看,目前不同硬件钱包玩家在产品定位上各有侧重,但都致力于构建下一个阶段的「安全 × 使用 × 联动」的加密入口产品。
不止于「冷存储」,从单一硬件到全栈服务
硬件钱包的起点是安全,但真正的终点,远不止于此。
这也是当下几乎所有主流钱包厂商的共同趋势:冷存储固然是核心竞争力,但仅靠一款或多款硬件设备,已难构成足够的差异化壁垒。
从商业的角度讲,硬件钱包的用户群像标签一般都是「链上 Degen」、「钻石手 Holder」、「Crypto 高净值用户」等对安全有极致需求的细分市场,,所以对「硬件钱包」来说,其核心价值在于私钥的离线存储与隔离保护。
但随着加密用户群体从极客向日常用户迁移,以「安全存储」为核心的资沉只是第一步——越来越多用户开始期待,钱包不仅仅是冷藏屯币的仓库,而是能够流畅使用资产的操作平台:涵盖交易、交互、理财乃至链下支付等更广泛的体验。
换言之,硬件钱包的竞争维度,正从「安全能力」延伸至「服务能力」。
这也是目前硬件钱包厂商开始转向「全栈」的原因,像 SafePal、OneKey 等早就将功能外延至 DeFi 与 TradFi 场景,而不仅仅局限于「存币」:
链上操作体验升级:支持一键 Swap、多链资产同步展示、合约授权解析等功能,降低链上交互门槛;
链上支付场景接入:集成闪电网络、跨链桥、稳定币协议,实现链上快速支付与链间资产流动;
生态工具打通:提供合约授权解析/移除授权工具、Gas 加油站、内置 DApp 浏览器、插件钱包、Telegram 小程序等交互模块,覆盖用户链上活动的「最后一公里」;
甚至还有 SafePal 这种尝试把交易所(币安、Bitget)等「搬进」钱包的做法,也有 imToken、SafePal、TokenPocket 这种集成 Fiat24 等银行,来实现银行账户/万事达卡支付的消费级创新,以进一步打通法币通道与链下消费。
从左至右,依次为:SafePal「Bank」页面、OneKey 理财页面、imToken Card 页面
这种「全栈式路径」,币安最早投资的硬件钱包项目 SafePal 就颇具代表性:从早期的硬件钱包切入,到构建 App 钱包、插件钱包、链下支付账户和银行卡服务,目前形成了涵盖「冷存储—链上交互—链下使用」的完整资产管理闭环。
这也意味着硬件钱包在这里不再是孤立的设备,而是整个多端产品矩阵的物理安全底座,兼顾「硬件屯币 APP 端/插件端交互 链下消费支付」,正是这种大趋势的缩影。
放眼整个行业,这正是一种共识正在形成的信号,客观来说,今天当我们讨论硬件钱包的竞争力时,正在从「保得住」,到「用得起」,再到「用得爽」,其角色边界正在不断被拓宽——从冷存储到多链交互、从链上资产管理到链下出入金,硬件钱包的角色边界正被持续拓宽。
这或许也是币安时隔 7 年再度切入硬件钱包赛道的原因之一,无论哪条路径最终胜出,硬件钱包的下半场,显然才刚刚开始。
写在最后
钱包一直被视为 Web3 入口之争,是链上身份体系、链下支付通道的交叉点。
正因如此,这条赛道看似分流,各路玩家其实殊途同归:无论国际老牌厂商的 Ledger、Trezor,还是后起之秀 SafePal、OneKey、Keystone,最终都在走向同一方向,即构建集私钥安全、链上交互与链下支付于一体的综合型加密钱包系统。
那么,硬件钱包还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从目前迹象看,尤其是 YZi Labs 的再度出手,答案倾向于肯定——只不过,它早已不是那个单纯卖设备、面向小众极客的「冷钱包」生意,而是正演化为承担着加密资产自托管、安全交互和链下落地的底座角色。
真正的「好生意」,往往不止于赚钱,而是深入到行业底层逻辑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硬件钱包的下一站,或许就是这样的位置。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YZi Labs 出手,币安七年两次下注,硬件钱包还是个好生意么?
YZi Labs 宣布投资 OneKey,OneKey 是一家专注于提升加密资产安全性并赋能全球用户自主管理资产的开源硬件钱包项目, OneKey 成立于 2019 年,目前在中国、日本、韩国、迪拜…
2025-06-24 -
Shopify、沃尔玛、亚马逊等电商巨头突击转向稳定币,什么推动了这股热潮
加密资产支付正被全球电商巨头如Shopify、亚马逊、沃尔玛采纳,是什么推动了这股热潮?稳定币解决了哪些痛点?银行和信用卡公司该紧张吗?本文解析电商拥抱加密资产的核心原…
2025-06-24 -
Newton Protocol (NEWT)将上线币安HODLer空投
NEWT是币安 HODLer 空投计划中的第 24 个代币,牛顿协议 (NEWT)由 Magic Labs 打造,是一个前沿的加密货币平台,它利用人工智能驱动的可验证自动化技术,重塑去中心化金融 …
2025-06-24 -
5000万美元OTC加密骗局:知名代币卷入,VC与鲸鱼难逃一劫
一场涉及SUI、NEAR等多代币的加密OTC骗局曝光,总损失超5000万美元,骗局分四阶段实施,主谋疑似印度籍,社区正追查责任并尝试追回资金,事件详细情况请看正文介绍…
2025-06-24 -
Circle为何加密公司开始扎堆进行IPO?
Circle 上市及上市后股票的积极走势无疑增强了加密市场信心,并掀起了加密领域的 IPO 浪潮,更多详细资讯请看下面正文…
2025-06-23 -
比特币连续第二周引领ETP资金流入
由于美国卷入伊朗冲突,交易所交易产品(ETP)的情绪在上周后半段有所降温,更多详细资讯请看下面正文…
2025-06-23 -
一文了解法国加密货币用户因Ledger硬件钱包遭遇袭击
本周在巴黎郊区发生了最新一起"扳手攻击"事件,犯罪分子专门针对个人加密货币持有者实施了有预谋的袭击,更多详细资讯请看下面正文…
2025-06-23 -
全球知名加密货币媒体Cointelegraph警告:假冒ICO空投出现在网站上
全球知名加密货币媒体Cointelegraph今(6/22)在官方X(原Twitter)帐号发出警告,指出有不法分子在其网站上投放伪造的弹窗广告(pop-up),声称提供所谓的「Coin Telegraph ICO …
2025-06-23 -
FTX反击三箭资本15亿美元索赔不算原因详解:你自己开高杠杆被平仓
FTX在特拉华破产法院要求驳回3AC高达15.3亿美元索赔,双方对帐户余额与责任归属争执不休,8月听证结果恐左右破产资金分配与加密市场信心, 更多详细资讯请看下面正文…
2025-06-23 -
香港财长陈茂波宣布:正审批八个VATP牌照申请!稳定币可发挥独特作用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上周六出席「财富管理博览2025」活动时提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持续提升竞争优势,香港拥抱数字资产的发展,更多详细资讯请看…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