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a2 从入门到精通(小结)

 更新时间:2019年07月23日 10:10:50   作者:智联大前端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koa2 从入门到精通,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koa 发布已经快 6 年的时间,作为继 express 之后 node 服务框架最大的黑马,有很多的设计思想值得我们学习,本文从简到繁逐步介绍 koa,同时适合新老手阅读。

介绍

这里引用中文官方网站的原文

Koa 是一个新的 web 框架,由 Express 幕后的原班人马打造, 致力于成为 web 应用和 API 开发领域中的一个更小、更富有表现力、更健壮的基石。 通过利用 async 函数,Koa 帮你丢弃回调函数,并有力地增强错误处理。 Koa 并没有捆绑任何中间件, 而是提供了一套优雅的方法,帮助您快速而愉快地编写服务端应用程序。

既然是 web 框架大家一定不陌生,通过启动一个 node http server,监听一个端口,进而我们就可以通过类似 localhost:3000 在本地访问我们的服务了,这个服务可以是 web 网站,可以是 restful 接口,也可以是静态文件服务等等。

Hello Word

任何语言、框架都存在 Hello Word 示例,来表达其最简单的入门 Demo,代码如下

此时访问浏览器 localhost:3000,我们会看到打印出了 Hello Word,此时一个基于 koa 的服务就启动完成了。

上下文

理解 koa 第一步,搞清楚上下文的作用

例如:微信群里面有人说外面下雪了,你跑到窗边看到的却是晴空万里,这时你才意识到同样是 10 月份,他在寒冷的北方,你在酷暑的南方

类似的,一次请求会包含用户的登录状态,或者一些Token之类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上下文的一部分,用于确定一次的请求环境

Koa 的 Context 把 node 的 request, response 对象封装进一个单独对象, 并提供许多开发 web 应用和 APIs 有用的方法. 那些在 HTTP server 开发中使用非常频繁操作, 直接在 Koa 里实现, 而不是放在更高层次的框架, 这样中间件就不需要重复实现这些通用的功能。

中间件

先来看一个官方的例子:

简单解释下,代码起始初始化一个 koa 实例,下面分别通过 use 方法载入了三个中间件方法,执行顺序:

进入第一个中间件next() 跳到下一个中间件new Data() 记录当前时间next() 跳到下一个中间件将 ctx.body 赋值回到上一个中间件再次记录当前时间并计算时间差存到 http header 中回到上一个中间件将 header 中的 X-Response-time 打印出来

这里的执行顺序延伸出了十分经典的洋葱模型

在一次请求的过程中会往返经过同一中间件两次,允许我们处理不同请求阶段的逻辑

源码解析

上面分别介绍了 koa 里面两个最重要的概念,下面我们分析下 koa 内部是如何运作的,所谓的洋葱模型是如何建立的

koa 源码的 lib 目录十分简单

lib
 |- application.js
 |- context.js
 |- request.js
 |- response.js

Application 类初始化

入口文件是 application.js,我们先从这里入手

Application 是一个 class,这个类继承了 node 的 Events 这里不详细展开,在 constructor 中初始化了以下内容:

  • proxy 代理默认不开启
  • middleware 中间件是个空数组,这里重点注意下
  • env 根据环境变量 NODE_ENV 来判断
  • context、request、response 分别通过 Object.create 方法将 lib 目录下对应的文件导入到 this 当前上下文,且不污染引入对象

use 方法

按照正常的编码顺序,在初始化完 koa 实例后(即 const app = new Koa()),我们需要调用 app.use() 去挂载我们的中间件,那么我们看下 use 方法做了什么

判断中间件为 function,判断中间件是否为 generator function 类型,只是简单的将中间件函数 push 到了 middleware 数组中。

此时心中有没有大写的 WHAT?

其实就是这么直白,没什么复杂逻辑,后面也许大家都猜到了,循环调用 middleware 中的方法去执行,此处尚未表明洋葱模型是怎么来的,我们先不展开,继续按代码顺序执行。

listen 方法

按照正常的编码顺序,在 use 完我们的中间件之后就是 app.listen(3000)

一起看下这个 listen 干了什么

这里的 http.createServer 就是 node 原生启动 http 服务的方法,这里稍微扩展下基础知识,此方法接受两个参数

  • options[IncomingMessage, ServerResponse] 这里从 node 版本 v9.6.0, v8.12.0 后才支持,这里不赘述
  • requestListener 此参数为 function 类型,每次请求会传入 req, res 两个参数

不难理解这里的 this.callback() 方法一定是返回了一个函数,并且接收两个参数 (req, res),下面看下源码

这个 callback 中的信息量有点大,代码本身并不难理解,注释也有说明,从这里展开从上到下分别解释

compose 方法

这里的 compose 方法主要负责生成洋葱模型,通过 koa-compose 包实现,源码如下

从注释看得出大致逻辑,这里的巧妙之处在于 fn(context, dispatch.bind(null, i + 1))

这个 dispatch.bind(null, i + 1) 就是我们通常写中间件的第二个参数 next

我们执行这个 next() 方法实际上得到的是下一个中间件的执行。

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 await next() 的时候等待的是后面所有中间件串联执行后了,回头再看下上文中间件部分的执行顺序就豁然开朗了。

createContext 方法

callback 中的展开解释,看下 const ctx = this.createContext(req, res) 做了什么

这里主要是将 req, res 及 this.request, this.response 都挂载到了 context 上,并通过赋值理清了循环引用层级关系,为使用者提供方便。

handleRequest 方法

还是 callback 中的展开解释,看下 this.handleRequest(ctx, fn) 这部分做了什么

分别拿到 ctx 和 compose 生成的洋葱模型,开始逐一消费中间件。

context.js 文件

上面理清了整体框架,下面看下 context.js 内部的细节,在文件结尾有两大段的代理

这里可以看到所有的 req 及 res 的方法集合,那么哪些方法可读,哪些可写,哪些既可读又可写,哪些方法不允许修改

这就是 delegates 这个库做的事情。

delegates 内部利用了,__defineGetter____defineSetter__ 方法控制读写,当然我们可以从中学习思想,也不能盲从

这两个 api 去 MDN 上搜索会给出相同的警告信息

This feature is deprecated in favor of defining setters using the object initializer syntax or the Object.defineProperty() API.

其实还是建议我们使用 vue 的代理方式 Object.defineProperty(),不过这个库有四年没更新了依然稳定运行着,还是深受 koa 开发者认可的。

其它

request.jsresponse.js 文件没什么可以讲,就是具体的工具方法实现,方便开发人员调用,感兴趣可以自行阅读源码。

应用

智联前端架构整体的 node 服务都基于 koa 实现,包括我们的 vue 服务端渲染和 node restful api 等等。

我们选择 koa 的原因是其本身轻巧,可扩展性良好,支持 async、await 的异步,彻底摆脱了回调地狱。

市面上也有成熟基于 koa2 的企业级解决方案,如 eggjs 和 thinkjs。

总结

揭开 koa 的神秘面纱,让开发者关注业务逻辑同时也关注下框架本身,有利于问题排查和编写扩展,与此同时可以学习 express、hapi 等同类型框架的思想,结合现有企业级解决方案,选一款适合你的框架,总之框架不论好坏,只论场景。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相关文章

  • 浅析Node.js 中 Stream API 的使用

    浅析Node.js 中 Stream API 的使用

    这篇文章给大家浅析node.js中stream api的使用,本文介绍的非常详细,涉及到node.js api,node.js stream相关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5-10-10
  • 详解nodejs实现本地上传图片并预览功能(express4.0+)

    详解nodejs实现本地上传图片并预览功能(express4.0+)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js实现本地上传图片并预览功能(express4.0+)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2017-06-06
  • Nodejs获取网络数据并生成Excel表格

    Nodejs获取网络数据并生成Excel表格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Nodejs获取网络数据并生成Excel表格的具体实现方法,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2016-05-05
  • nodejs如何读取文件二进制 前端响应blob或base64显示图片

    nodejs如何读取文件二进制 前端响应blob或base64显示图片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js如何读取文件二进制 前端响应blob或base64显示图片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2022-08-08
  • Express本地测试HTTPS的示例代码

    Express本地测试HTTPS的示例代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Express本地测试HTTPS的示例代码,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2018-06-06
  • nodejs实现用户登录路由功能

    nodejs实现用户登录路由功能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js中实现用户登录路由功能,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9-05-05
  • Node中对非阻塞I/O、事件循环的知识点总结

    Node中对非阻塞I/O、事件循环的知识点总结

    在本篇文章里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是一篇关于Node中对非阻塞I/O、事件循环的知识点分享内容,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下。
    2020-01-01
  • 浅探express路由和中间件的实现

    浅探express路由和中间件的实现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浅探express路由和中间件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2019-09-09
  • Node 文件查找优先级及 Require 方法文件查找策略

    Node 文件查找优先级及 Require 方法文件查找策略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文件查找优先级及Require方法文件查找策略。文章围绕主题展开详细的内容介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2022-09-09
  • 详解JWT与Token的应用与原理

    详解JWT与Token的应用与原理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详解JWT与Token的应用与原理,JWT全称“JSON Web Token”,是实现Token的机制,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3-04-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