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超详细讲解递归算法汉诺塔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5日 15:22:05   作者:野猪佩奇`  
汉诺塔问题是一个经典的问题。汉诺塔(Hanoi Tower),又称河内塔,源于印度一个古老传说。本文将用Java求解这一问题,感兴趣的可以学习一下

题目描述

汉诺塔问题起源于一个传说

汉诺塔又被称为河内塔,传说,在世界中心贝拿勒斯(在印度北部)的圣庙里,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

印度教的主神梵天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其中一根针上从下到上地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片,这就是所谓的汉诺塔。 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僧侣在按照下面的法则移动这些金片: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哪根针上,小片必须在大片上面。 僧侣们预言,当所有的金片都从梵天穿好的那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根针上时,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灭,而梵塔、庙宇和众生也都将同归于尽。

我们现在要研究的就是在不同情况下盘子的移动顺序和移动的次数。

画图分析

由简到繁,我们先从最简单的情况来分析:

~~只有一个盘子的时候:

只有一个盘子我们直接把它从A柱移到C柱就行,此时移动次数是1,移动顺序是 A->C

~~有两个盘子的时候:

有两个盘子的时候我们需要先将较小的盘子移动到B柱,然后将较大的盘子移动C柱,再将B柱上的盘子移动到C柱;此时移动次数是3,移动顺序是 A->B A->C B->C

~~有三个盘子的时候:

有三个盘子的时侯,我们把最小的盘子命名为1,中间的为2,最大的为3,那么移动顺序应该是:1号移到到C柱,2号移动到B柱,1号移动到B柱,3号移动到C柱,1号移动到A柱,2号移动到C柱,1号移动到C柱;一共移动7次,移动顺序是A->C A->B C->B A->C B->A B->C A->C

A->C A->B C->B

A->C B->A

B->C A->C

思路总结

在上面的移动过程中,B柱始终起着中转的作用,我们我们可以理解为:

  • A柱:起始柱
  • B柱:中转柱
  • C柱:目标柱

同时,我们发现一个盘子时需要移动一次,两个盘子时需要移动3次,3个盘子时需要移动7次,所以总结规律:n个盘子需要移动的次数是 2n-1 次。

其次,我们可以把上面的移动过程简化为三个步骤:

  • 把n-1个盘子通过C柱移到B柱上。
  • 把A柱上的最后一个盘子移动到C柱上。
  • 把n-1个盘子通过A柱移动到C柱上。  

比如,上面盘子个数为三的时候,我们可以分解为:第一步:1号移到到C柱,2号移动到B柱,1号移动到B柱;第二步:3号移动到C柱;第三步:1号移动到A柱,2号移动到C柱,1号移动到C柱。

所以,n个盘子的移动顺序为:

1、把n-1个盘子通过C柱移到B柱上。

2. 把A柱上的最后一个盘子移动到C柱上。

3. 把n-1个盘子通过A柱移动到C柱上。

代码实现

#include<stdio.h>

//Move函数,用来移动盘子,pos1表示起始柱,pos2表示目标柱
void Move(char pos1, char pos2)
{
	printf("%c->%c ", pos1, pos2);  //把pos1的盘子移动到pos2
}

//Hanoi函数,用来实现汉诺塔,其中n表示盘子的个数,pos1表示起始柱,pos2表示中转柱,pos3表示目标柱
void Hanoi(int n, char pos1, char pos2, char pos3)
{
	if (1 == n)  //当n==1时,直接把盘子从A柱移动到C柱
	{
		Move(pos1, pos3);  
	}
	else   //当n不等于1时,分三步走
	{
		//第一步:将n-1个盘子通过C柱移动到B柱,此时C柱时中转柱,B柱是目标柱
		Hanoi(n - 1, pos1, pos3, pos2);
		//第二步:把A柱最后一个盘子直接移动到C柱
		Move(pos1, pos3);
		//第三步:将n-1个盘子通过A柱移动到C柱,此时B柱是起始柱,A柱是中转柱,C柱是目标柱
		Hanoi(n - 1, pos2, pos1, pos3);
	}
}
int main()
{
	//定义一个变量来表示盘子的个数
	int n = 0;   
	//定义三个字符变量来表示三根柱子
	char pos1 = 'A';
	char pos2 = 'B';
	char pos3 = 'C';
	//调用hanoi函数
	Hanoi(1, pos1, pos2, pos3);  //n为1
	printf("\n");
	Hanoi(2, pos1, pos2, pos3);  //n为2
	printf("\n");
	Hanoi(3, pos1, pos2, pos3);  //n为3
	printf("\n");
	Hanoi(4, pos1, pos2, pos3);  //n为4
	printf("\n");
	return 0;
}

总结

知道了汉诺塔的逻辑后,我们重新回到这个问题,我们发现,要把64片金片全部挪完需要挪动 264-1 次,假设这个僧侣一秒钟移动一次,那么一共要挪 (264-1) / 3600 / 24 / 365 = 584,942,417,355(年),那时候地球已经毁灭也不是没有可能,哈哈。

到此这篇关于C语言超详细讲解递归算法汉诺塔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C语言汉诺塔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相关文章

  • C++List容器常用函数接口刨析

    C++List容器常用函数接口刨析

    最近我学习了C++中的STL库中的list容器,对于常用容器,我们不仅要会使用其常用的函数接口,我们还有明白这些接口在其底层是如何实现的。所以特意整理出来一篇博客供我们学习
    2022-08-08
  • 深入c语言continue和break的区别详解

    深入c语言continue和break的区别详解

    本篇文章是对c语言中continue和break的区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需要的朋友参考下
    2013-05-05
  • 详解原码、反码与补码存储与大小

    详解原码、反码与补码存储与大小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详解原码、反码与补码存储与大小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7-06-06
  • C++名称空间特性

    C++名称空间特性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名称空间特性,文章围绕C++名称空间特性的相关资料展开详细内容,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下文具体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2-01-01
  • 教你5分钟轻松搞定内存字节对齐

    教你5分钟轻松搞定内存字节对齐

    随便google一下,人家就可以跟你解释的,一大堆的道理,我们没怎么多时间,讨论为何要对齐.直入主题,怎么判断内存对齐规则,sizeof的结果怎么来的,请牢记以下3条原则
    2013-09-09
  • C++ 单例模式的详解及实例

    C++ 单例模式的详解及实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 单例模式的详解及实例的相关资料,这里对单例中的懒汉模式和饿汉模式进行实现和比较,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7-07-07
  • C++模板类的用法

    C++模板类的用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模板类的用法,实例讲述了模板类的概念及相关用法,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4-10-10
  • C++ 多线程之互斥量(mutex)详解

    C++ 多线程之互斥量(mutex)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C++多线程之互斥量(mutex),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2022-02-02
  • C语言压缩文件和用MD5算法校验文件完整性的实例教程

    C语言压缩文件和用MD5算法校验文件完整性的实例教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语言压缩文件和用MD5算法校验文件完整性的实例教程,这里演示了Windows下将文件压缩为7z格式以及MD5检验文件和密码的方法,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6-04-04
  • 记录一个C++在条件查询时遇到的问题(推荐)

    记录一个C++在条件查询时遇到的问题(推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记录一个C++在条件查询时遇到的问题,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1-01-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