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二维数组与稀疏数组相互转换实现详解

 更新时间:2022年09月26日 08:37:31   作者:小黎的培培笔录  
在某些应用场景中需要大量的二维数组来进行数据存储,但是二维数组中却有着大量的无用的位置占据着内存空间,稀疏数组就是为了优化二维数组,节省内存空间

一、稀疏数组

1、什么是稀疏数组

当一个数组中大部分元素为0,或者为同一个值的数组时,可以用稀疏数组来保存该数组。稀疏数组,记录一共有几行几列,有多少个不为零的值或相同的值。

简单来说就是将大规模的数组缩小成小规模的数据,从而减少空间浪费。

2、图示

上面的图示中,左侧是二维数组,右侧是稀疏数组,将二维数组转成稀疏数组,明显的可以看出空间减少了,可以有效的节约空间,提高效率。那么二维数组怎么生成稀疏数组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二维数组有特定的格式,按格式将二维数组中的数据放入稀疏数组即可。

3、稀疏数组的表达方式

稀疏数组的列是固定的,只有三列,第一列表示二维数组的行,第二列表示二维数组的列,第三列表示二维数组非零数的个数。稀疏数组的第一行是固定的,用来表示总行数,总列数,总个数。其余行数根据个数而定。

二、二维数组→稀疏数组

根据上图所示:

第一步:创建二维数组

//首先创建二维数组
int[][] ChessArr1 = new int[11][11];
//赋值
ChessArr1[1][2] = 1;
ChessArr1[2][3] = 2;
//循环遍历得到非零个数
int num = 0;
for(int[] row : ChessArr1) {
   for(int data : row) {
       if(data != 0) {
           num++;
        }
   }
}

上面用到了增强for循环,第一个增强for循环表示每一个row代表一行(二维数组的行)也就相当与一维数组,第二个增强for循环再遍历一维数组得到每一个数据data来进行判断是否是非零数。

第二步:创建稀疏数组,并赋值

int[][] SparseArr = new int[num + 1][3];
//第一行赋值
SparseArr[0][0] = 11;
SparseArr[0][1] = 11;
SparseArr[0][2] = num;

前面分析的时候说了,第一行是固定的,二维数组的大小是知道的,所以行列的总数可以直接赋值,总有效个数也求了,也可以直接赋值。

第三步:遍历二维数组并赋值给稀疏数组

        int count = 0;
        for(int i = 0; i < 11; i++) {
            for(int j = 0; j < 11; j++) {
                if(ChessArr1[i][j] != 0) {
                    count++;
                    SparseArr[count][0] = i;
                    SparseArr[count][1] = j;
                    SparseArr[count][2] = ChessArr1[i][j];
                }
            }
        }

遍历二维数组,判断条件是这个数不等于零,此处需要一个计数变量,每符合一个非零数,计数变量就加一,可以用来表示稀疏数组的第几行,稀疏数组的列数是固定的,所以找到后直接进行赋值操作。

最后打印稀疏数组即可。

完整代码

        //首先创建二维数组
        int[][] ChessArr1 = new int[11][11];
        //赋值
        ChessArr1[1][2] = 1;
        ChessArr1[2][3] = 2;
        //将原始数组转 换成 稀疏数组
        //1、先遍历原始数组得到非0数的个数
        int num = 0;
        for(int[] row : ChessArr1) {
            for(int data : row) {
                if(data != 0) {
                    num++;
                }
            }
        }
        //2、创建 稀疏数组
        int[][] SparseArr = new int[num + 1][3];
        //3、第一行赋值
        SparseArr[0][0] = 11;
        SparseArr[0][1] = 11;
        SparseArr[0][2] = num;
        //4、循环赋非0值
        int count = 0;
        for(int i = 0; i < 11; i++) {
            for(int j = 0; j < 11; j++) {
                if(ChessArr1[i][j] != 0) {
                    count++;
                    SparseArr[count][0] = i;
                    SparseArr[count][1] = j;
                    SparseArr[count][2] = ChessArr1[i][j];
                }
            }
        }
        //5、打印稀疏数组
        System.out.println("\n===打印稀疏数组===");
        for(int[] row : SparseArr) {
            for(int data : row) {
                System.out.printf("%d\t",data);
            }
            System.out.println();
        }

三、稀疏数组→二维数组

第一步:创建新的二维数组

//1、定义一个新的二维数组
int[][] ChessArr2 = new int[SparseArr[0][0]][SparseArr[0][1]];

二维数组的大小来自稀疏数组的第一行第一列和第一行第二列,也就是 SparseArr[0][0] 和 SparseArr[0][1] ;初始状态下的二维数组数据全为零。

第二步:循环遍历并赋值

        //2、赋值
        for(int i = 1; i <= SparseArr[0][2]; i++) {
            ChessArr2[SparseArr[i][0]][SparseArr[i][1]] = SparseArr[i][2];
        }

因为除了少数是有效个数,其他全是零,所以我们只需要遍历有效个数。i 表示第几个有效个数也表示当前这个数在稀疏数组中的行,如上图所示:如 i = 1,表示在稀疏数组的第一行,它在二维数组中的位置为 (1,2),数值为 1 ;所以行和列分别是SparseArr[1][0]和SparseArr[1][1],数值为SparseArr[1][2]。

所以赋值表达式为:ChessArr2[SparseArr[i][0]][SparseArr[i][1]] = SparseArr[i][2]。

完整代码

        //将稀疏数组 转换成 二维数组
        //1、定义一个新的二维数组
        int[][] ChessArr2 = new int[SparseArr[0][0]][SparseArr[0][1]];
        //2、赋值
        for(int i = 1; i <= SparseArr[0][2]; i++) {
            ChessArr2[SparseArr[i][0]][SparseArr[i][1]] = SparseArr[i][2];
        }
        //3、打印新的二维数组
        System.out.println("\n===新的二维数组===");
        for(int[] row : ChessArr2) {
            for(int data : row) {
                System.out.printf("%d\t",data);
            }
            System.out.println();
        }

到此这篇关于Java二维数组与稀疏数组相互转换实现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Java二维数组与稀疏数组转换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相关文章

  • 去掉 IDEA 中 mybatis配置文件的局部背景颜色(图解)

    去掉 IDEA 中 mybatis配置文件的局部背景颜色(图解)

    这篇文章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大家介绍了去掉IntelliJ IDEA 中 mybatis配置文件的局部背景颜色及mybatis 对应的 xml 文件警告的方法图解,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8-09-09
  • Java漏桶算法的简单代码实例

    Java漏桶算法的简单代码实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漏桶算法的简单代码实例,漏桶算法的意义在于能够平滑请求,不给下游服务造成过大压力,特别适用于突发流量或者定时任务拉取大量数据时,需要处理大量数据或者请求的场景,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4-01-01
  • 详细学习Java Cookie技术(用户登录、浏览、访问权限)

    详细学习Java Cookie技术(用户登录、浏览、访问权限)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 Cookie技术,显示用户上次登录的时间、显示用户最近浏览的若干个图片(按比例缩放)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2016-08-08
  • java去掉文本中多余的空格与空行实例代码

    java去掉文本中多余的空格与空行实例代码

    在最近的一个项目中发现用户提交的数据中多了很多多余的空格与空行,为了不影响使用,只能想办法去掉了,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java去掉文本中多余的空格与空行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借鉴,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2017-08-08
  • Java @SentinelResource全面介绍

    Java @SentinelResource全面介绍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限流的层面不仅限于接口。可能对于某个方法的调用限流,对于某个外部资源的调用限流等都希望做到控制。对此,我们需要学习使用@SentinelResource注解,灵活的定义控制资源以及如何配置控制策略
    2022-08-08
  • SpringBoot整合mybatis使用Druid做连接池的方式

    SpringBoot整合mybatis使用Druid做连接池的方式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整合mybatis使用Druid做连接池的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2023-08-08
  • Java获取Excel中图片所在的行和列坐标位置

    Java获取Excel中图片所在的行和列坐标位置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获取Excel中图片所在的行和列坐标位置,文章围绕主题展开详细的内容介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2022-08-08
  • Java+element实现excel的导入和导出

    Java+element实现excel的导入和导出

    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element实现excel的导入和导出,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2023-04-04
  • SpringBoot中使用spring-retry 解决失败重试调用

    SpringBoot中使用spring-retry 解决失败重试调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中使用spring-retry 解决失败重试调用,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2023-07-07
  • Spring @Conditional注解讲解及示例详解

    Spring @Conditional注解讲解及示例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 @Conditional注解讲解及示例详解,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2019-12-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