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Java观察者模式

 更新时间:2016年09月08日 11:54:00   作者:生命壹号  
这篇文章主要帮助大家全面解析Java观察者模式,了解java设计模式中的观察者模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正文】

一、观察者模式的定义:

简单地说,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个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一个或多个观察者对象监听一个主题对象。这样一来,当被观察者状态发生改变时,需要通知相应的观察者,使这些观察者对象能够自动更新。例如:GUI中的事件处理机制采用的就是观察者模式。

二、观察者模式的实现:

Subject(被观察的对象接口):规定ConcreteSubject的统一接口 ; 每个Subject可以有多个Observer;ConcreteSubject(具体被观察对象):维护对所有具体观察者的引用的列表 ;–状态发生变化时会发送通知给所有注册的观察者。Observer(观察者接口):规定ConcreteObserver的统一接口;定义了一个update()方法,在被观察对象状态改变时会被调用。ConcreteObserver(具体观察者):维护一个对ConcreteSubject的引用;特定状态与ConcreteSubject同步;实现Observer接口,update()方法的作用:一旦检测到Subject有变动,就更新信息。

图表描述如下:

注:在被观察者类中需要有一个集合维护所有观察者。

三、举例说明:

【方案一】:自己定义接口或者类来实现观察者模式。

步骤如下:

(1)定义被观察者所具有的接口:

package com.vince.observer;
public interface Observable {
 //注册为一个观察者 
 public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取消观察者 
 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通知所有观察者更新信息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

(2)定义具体的被观察者:杯子

package com.vince.observer;
import java.util.Vector;

public class Cup implements Observable{
 //被观察者维护的一个观察者对象列表
 private Vector<Observer> vector = new Vector<Observer>();
 private float price;
 
 public Cup(float price){
  this.price = price;
 }
 
 public float getPrice() {
  return price;
 }
 public void setPrice(float price) {
  //修改价格时,通知所有观察者
  this.price = price;
  notifyObservers();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
  //注册观察者
  vector.add(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
  //取消观察者
  vector.remove(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
  //实现通知所有的观察者对象
  for (Observer observer:vector) {
   observer.update(price);
  }
 }
}

(3)定义观察者所具有的共同的接口:(更新数据最终当然是在观察者那里进行啦)

package com.vince.observer;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public void update(float price);5 

}

(4)定义具体的观察者对象:

package com.vince.observer;
public class Person implements Observer{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float price) {
  System.out.println(name+"关注的杯子的价格已更新为:"+price);
 }
}

(5)测试:

package com.vince.observer;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一个被观察者对象
  Cup doll = new Cup(3000);
  //创建两个观察者对象
  Person p1 = new Person("生命壹号");
  Person p2 = new Person("生命贰号");
  //注册成为一个观察者
  doll.registerObserver(p1);
  doll.registerObserver(p2);
  
  System.out.println("第一轮促销:");
  doll.setPrice(2698);// 价格变动
  System.out.println("第二轮促销:");
  doll.setPrice(2299);//
  System.out.println("第三轮促销:");
  doll.setPrice(1998);
  
  doll.removeObserver(p2); //将生命二号移除
  System.out.println("第四轮促销:");
  doll.setPrice(1098);  
  
 }
}

运行后,显示结果如下:

【方案二】:直接调用JDK的API去实现。

步骤如下:

(1) 通过继承Observable类实现具体的被观察者对象:

package com.vince.observer2;
import java.util.Observable;

public class Cup extends Observable{
 private float price;
 
 public Cup(float price){
  this.price = price;
 }
 public float getPrice() {
  return price;
 }
 public void setPrice(float price) {
  this.price = price;
  this.setChanged();//通知,数据已改变
  this.notifyObservers();
 }
 
 
}

(2)通过实现java.util.Observer接口实现具体的观察者对象:

package com.vince.observer2;
import java.util.Observable;
import java.util.Observer;

public class Person implements Observer{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Observable o, Object arg) {
  if(o instanceof Cup){
   Cup cup = (Cup)o;
   System.out.println(name+"关注的杯子价格已更新为:"+cup.getPrice());
  }
 }
}

(3)测试:

package com.vince.observer2;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up cup = new Cup(3000);
  Person p1 = new Person("生命壹号");
  Person p2 = new Person("生命贰号");
  cup.addObserver(p1);
  cup.addObserver(p2);
  System.out.println("第一轮促销");
  cup.setPrice(2988);
  System.out.println("第二轮促销");
  cup.setPrice(2698);
  
  cup.deleteObserver(p2);
  System.out.println("第三轮促销");
  cup.setPrice(1998);
 }
}

运行后,结果如下:

【工程文件】

链接:http://xiazai.jb51.net/201609/yuanma/JavaSEguancha(jb51.net).rar

四、总结:(观察者模式的作用)

观察者模式在被观察者和观察者之间建立一个抽象的耦合。被观察者角色所知道的只是一个具体观察者列表。

由于被观察者和观察者没有紧密地耦合在一起,因此它们可以属于不同的抽象化层次。如果被观察者和观察者都被扔到一起,那么这个对象必然跨越抽象化和具体化层次。

观察者模式支持广播通讯。被观察者会向所有的登记过的观察者发出通知。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相关文章

  • Java-lambda表达式入门看这一篇就够了

    Java-lambda表达式入门看这一篇就够了

    lambda表达式最简单的作用就是用于简化创建匿名内部类对象,Lambda表达式是一个可传递的代码块,可以在以后执行一次或多次,下面通过本文给大家介绍Java-lambda表达式入门教程,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2021-05-05
  • Spring在代码中获取bean的几种方式详解

    Spring在代码中获取bean的几种方式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在代码中获取bean的几种方式详解,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9-08-08
  • 浅析Android系统中HTTPS通信的实现

    浅析Android系统中HTTPS通信的实现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浅析Android系统中HTTPS通信的实现,实现握手的源码为Java语言编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5-07-07
  • 浅析java移位符的具体使用

    浅析java移位符的具体使用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浅析java移位符的具体使用,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2019-07-07
  • FastJson对于JSON格式字符串、JSON对象及JavaBean之间的相互转换操作

    FastJson对于JSON格式字符串、JSON对象及JavaBean之间的相互转换操作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FastJson对于JSON格式字符串、JSON对象及JavaBean之间的相互转换,非常不错,具有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7-11-11
  • java中String与StringBuilder的区别

    java中String与StringBuilder的区别

    本篇文章介绍了,java中String与StringBuilder的区别。需要的朋友参考下
    2013-04-04
  • SpringBoot自定义错误处理逻辑详解

    SpringBoot自定义错误处理逻辑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自定义错误处理逻辑,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2022-10-10
  • 强烈推荐这些提升代码效率的IDEA使用技巧

    强烈推荐这些提升代码效率的IDEA使用技巧

    在平常的开发中,发现一些同事对Idea 使用的不是很熟练,仅仅用来编辑,编译,不能很好的发挥Idea 的神奇.整理了下我平常用的一些技巧,希望你能从中学习到一些.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1-05-05
  • Window搭建部署RocketMQ步骤详解

    Window搭建部署RocketMQ步骤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Window搭建部署RocketMQ步骤详解,RocketMq是一个由阿里巴巴开源的消息中间件,脱胎去阿里每部使用的MetaQ,在设计上借鉴了Kafka。,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9-06-06
  • 深入剖析Java ReentrantLock的源码

    深入剖析Java ReentrantLock的源码

    ReentrantLock和Synchronized都是Java开发中最常用的锁,与Synchronized这种JVM内置锁不同的是,ReentrantLock提供了更丰富的语义。本文就来深入剖析一下ReentrantLock源码,需要的可以参考一下
    2022-11-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