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删除redis千万级别set集合数据实现分析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0日 10:08:24   作者:spark打酱油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Spark删除redis千万级别set集合数据实现过程分析,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1.使用pipline的原因

Redis 使用的是客户端-服务器(CS)模型和请求/响应协议的 TCP 服务器。

这意味着通常情况下一个请求会遵循以下步骤:

  •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查询请求,并监听 Socket 返回,通常是以阻塞模式,等待服务端响应。
  • 服务端处理命令,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 管道(pipeline)可以一次性发送多条命令并在执行完后一次性将结果返回,pipeline 通过减少客户端与 redis 的通信次数来实现降低往返延时时间,而且 Pipeline 实现的原理是队列,而队列的原理是时先进先出,这样就保证数据的顺序性。

通俗点:

  • pipeline就是把一组命令进行打包,然后一次性通过网络发送到Redis。同时将执行的结果批量的返回回来
  • pipelined.sync()表示我一次性的异步发送到redis,不关注执行结果。
  • pipeline.syncAndReturnAll ();将返回执行过的命令结果返回到List列表中

2.方法

2.1写入redis的方法

2.1.1参数说明

sc:SparkContext Spark上下文
spark:SparkSession 使用Dataset和DataFrame API编程Spark的入口点

def writeRedis(sc: SparkContext,spark: SparkSession): Unit ={
    // spark读取数据集
     val df: DataFrame = spark.read.parquet("file:///F://delRedisData//1//delData.snappy.parquet")
    df.show(1,false)
    val rdd: RDD[String] = df.rdd.map(x=>x.getAs[String]("r"))
       // 这个集合写的是2000多万的数据
    sc.toRedisSET(rdd,"test:task:deplicate")
  }

2.2读取本地待删除数据的方法

2.2.1参数说明

sc:SparkContext Spark上下文

spark:SparkSession 使用Dataset和DataFrame API编程Spark的入口点

def readParquet(spark: SparkSession,path:String): RDD[String] ={
    val df: DataFrame = spark.read.parquet(path)
    val strRDD: RDD[String] = df.rdd.map(_.getAs[String]("r"))
    // 返回String类型的RDD
    strRDD
  }

2.3调用pipline删除的方法

2.3.1参数说明

collectionName 其中redis set集合的名称

num是要删除的数据量是多少

arr是要删除的数据存放的是set集合的key

jedis是redis的客户端

def delPipleine(collectionName:String,num:Int,arr:Array[String],jedis:Jedis):Unit = {
    try{
        val pipeline: Pipeline = jedis.pipelined()
        // 选择数据库  默认为 0
        pipeline.select(1)
        for(i <- 0 to (num - 1) ){
          pipeline.srem(collectionName,arr(i))
        }
        //表示我一次性的异步发送到redis,不关注执行结果
        pipeline.sync()
    }catch {
      case e : JedisException =>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if(jedis !=null) jedis.close()
  }

3.完整代码

import com.redislabs.provider.redis._
import org.apache.spark.rdd.RDD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DataFrame, SparkSession}
import org.apache.spark.{SparkConf, SparkContext}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exceptions.JedisException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Pipeline}
/**
  * Date 2022/5/25 17:57
  */
object DelRedis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conf = new SparkConf()
      // 驱动进程使用的内核数,仅在集群模式下使用。
      .set("spark.driver.cores","5")
      /**
        * 驱动进程使用的内存数量,也就是SparkContext初始化的地方,
        * 其格式与JVM内存字符串具有大小单位后缀(“k”,“m”,“g”或“t”)(例如512m, 2g)相同。
        * 注意:在客户端模式下,不能直接在应用程序中通过SparkConf设置此配置,因为此时驱动程
        * 序JVM已经启动。相反,请通过——driver-memory命令行选项或在默认属性文件中设置。
        */
      .set("spark.driver.memory","5g")
      /**
        * 限制每个Spark操作(例如collect)的所有分区的序列化结果的总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 应该至少是1M,或者0表示无限制。如果总大小超过此限制,则作业将被终止。
        * 过高的限制可能会导致驱动程序内存不足错误(取决于spark.driver.memory和JVM中对象的内存开销)。
        * 设置适当的限制可以防止驱动程序出现内存不足的错误。
        */
      .set("spark.driver.maxResultSize","10g")
      /**
        * 每个执行程序进程使用的内存数量,
        * 格式与带有大小单位后缀(“k”,“m”,“g”或“t”)的JVM内存字符串相同(例如512m, 2g)。
        *
        */
      .set("spark.executor.memory","5g")
      /**
        * 默认 1在YARN模式下,worker上所有可用的内核在standalone和Mesos粗粒度模式下。
        */
      .set("spark.executor.cores","5")
    val spark: SparkSession = SparkSession.builder().appName("DelRedis").master("local[*]")
      .config("spark.redis.host","192.168.100.201")
      .config("spark.redis.port","6379")
      .config("spark.redis.db","1")     // 可选的数据库编号。避免使用它,尤其是在集群模式下,redisRedis默认支持16个数据库,默认是选择数据库0,这里设置为1。
      .config("spark.redis.timeout","2000000")   // 连接超时,以毫秒为单位,默认为 2000 毫秒
      .config(conf)
      .getOrCreate()
    val sc: SparkContext = spark.sparkContext
     //1.写入数据集
   writeRedis(sc,spark)
    // 2.读取待删除的数据key
      val path = "file:///F://delRedisData//test.parquet"
    val rdd: RDD[String] = readParquet(spark,path)
    //3.使用redis 中的 pipeline 方法 进行删除操作
    rdd.foreachPartition(iter=>{
      // 连接redis客户端
      val jedis = new Jedis("192.168.100.201",6379)
      val array: Array[String] = iter.toArray
      val length: Int = array.length
      val beginTime: Long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delPipleine(collectionName,length,array,jedis)
      val endTime: Long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println("删除:"+length+"条数据,耗时:"+(endTime-beginTime)/1000+"秒")
    })
    sc.stop()
    spark.stop()
  }
def delPipleine(collectionName:String,num:Int,arr:Array[String],jedis:Jedis):Unit = {
    try{
        val pipeline: Pipeline = jedis.pipelined()
        // 选择数据库  默认为 0
        pipeline.select(1)
        for(i <- 0 to (num - 1) ){
          pipeline.srem(collectionName,arr(i))
        }
        //表示我一次性的异步发送到redis,不关注执行结果
        pipeline.sync()
    }catch {
      case e : JedisException =>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if(jedis !=null) jedis.close()
  }
def writeRedis(sc: SparkContext,spark: SparkSession): Unit ={
    // spark读取数据集
    val df: DataFrame = spark.read.parquet("file:///F://delRedisData//1//delData.snappy.parquet")
    df.show(1,false)
    val rdd: RDD[String] = df.rdd.map(x=>x.getAs[String]("r"))
       // 这个集合写的是2000多万的数据
    sc.toRedisSET(rdd,"test:task:deplicate")
  }
def readParquet(spark: SparkSession,path:String): RDD[String] ={
    val df: DataFrame = spark.read.parquet(path)
    val strRDD: RDD[String] = df.rdd.map(_.getAs[String]("r"))
    // 返回String类型的RDD
    strRDD
  }
  }

4.总结

经检测:redis 的 pipeline(管道)方法 ,经单机版的redis测试 ,百万级别数据删除仅需要1分钟左右与硬件有关,还包括读取数据的时长等方面原因

以上就是Spark删除redis千万级别set集合数据实现分析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Spark删除redis set集合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 详解redis desktop manager安装及连接方式

    详解redis desktop manager安装及连接方式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redis desktop manager安装及连接方式,本文图文并茂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19-09-09
  • Redis实现Session持久化的示例代码

    Redis实现Session持久化的示例代码

    Redis是内存数据库,数据都是存储在内存中,为了避免服务器断电等原因导致Redis进程异常退出后数据的永久丢失,本文主要介绍了Redis实现Session持久化的示例代码,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2023-09-09
  • Redis分布式限流组件设计与使用实例

    Redis分布式限流组件设计与使用实例

    本文主要讲解基于 自定义注解+Aop+反射+Redis+Lua表达式 实现的限流设计方案。实现的限流设计与实际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2021-08-08
  • 查看Redis内存信息的命令

    查看Redis内存信息的命令

    Redis 是一个开源、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被广泛应用在服务器各种场景中。本文介绍几个查看Redis内存信息的命令,包括常用的info memory、info keyspace、bigkeys等。
    2020-09-09
  • Redis如何实现分布式锁

    Redis如何实现分布式锁

    相信大家对锁已经不陌生了,本文主要介绍了Redis如何实现分布式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2021-08-08
  • Linux、Windows下Redis的安装即Redis的基本使用详解

    Linux、Windows下Redis的安装即Redis的基本使用详解

    Redis是一个基于内存的key-value结构数据库,Redis 是互联网技术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存储中间件,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Linux、Windows下Redis的安装即Redis的基本使用详解,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2-09-09
  • k8s部署redis集群搭建过程示例详解

    k8s部署redis集群搭建过程示例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k8s部署redis集群搭建过程示例详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2023-02-02
  • 详解redis集群的三种方式

    详解redis集群的三种方式

    Redis三种集群方式分别是主从复制,哨兵模式,Cluster集群,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redis集群的三种方式,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2-07-07
  • Redis数组和链表深入详解

    Redis数组和链表深入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Redis数组和链表深入详解,这是redis的基础的知识点,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学习下
    2021-03-03
  • Windows系统设置Redis服务使其开机自启动

    Windows系统设置Redis服务使其开机自启动

    Redis是一种键值对数据库,也称为内存数据库,因为它可以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而不是在磁盘上,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Windows系统设置Redis服务使其开机自启动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4-01-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