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液晶显示器的抗拖影技术

GPT4.0+Midjourney绘画+国内大模型 会员永久免费使用!
【 如果你想靠AI翻身,你先需要一个靠谱的工具! 】
事实上,人们对于液晶显示抗拖影技术的研究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过去人们曾寄希望于通过提高响应速度来消除或减少运动拖影现象,于是各种提高响应速度的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现在液晶显示器的响应速度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人们发现单纯依靠这种方法虽然能够降低拖影的严重程度,却不能直接改善运动图像的显示质量,而且并不能彻底消除液晶显示器/电视机在显示动态图像时的拖影。
实验表明液晶显示器的运动拖影既有显示器本身固有显示机制的因素,又和人眼的视觉特性有着莫大的关联。换句话说,液晶显示器的运动拖影问题实际上是由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特性与人眼的视觉特性联合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结果。
可以想象,当你在聚精会神地欣赏体育类节目时,如果屏幕出现拖影会是何等扫兴的一件事。
1.人类视觉系统的视觉暂留特性
我们的视觉系统具有十分复杂的感知特性,而视觉惰性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特性之一。也就是说,视觉系统所感知的主观亮度总是滞后于作用到人眼的光信号。如图2所示,当外部光信号作用于人眼时,视觉系统并不能立即产生相应的亮度感觉,而是需要经历一个逐渐由小到大、最终达到稳定的亮度感觉过程。
人眼的结构与视觉惰性曲线
同样,当作用到人眼的光信号消失后,视觉系统原有的主观亮度感觉也不会立即消失,而是有一个逐渐衰减、直至最后消失的延迟过程(图2中的t1~t2),这种现象就叫做视觉暂留特性(有时也叫做视觉残留特性),人类视觉系统的平均视觉暂留时间大约在0.1秒左右,而且会因刺激光线的颜色不同持续时间略有差异。
当人眼受到亮度周期性变化的光脉冲信号作用时,若信号变化的频率较低(光信号作用的间歇时间大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时间)就会使人会产生闪烁感;反之,频率足够高的光脉冲信号,作用间歇时间小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时间,人眼就会认为看到的是连续的、无闪烁的信号。不会使人眼产生闪烁感的最低频率就称为临界闪烁频率,现在业界认为临界闪烁频率一般在20Hz左右;但实际应用中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值,如电影格式为24帧/s(换算成频率就是24Hz),我国使用的PAL制式电视广播25帧/s,国外的NTSC制式多为30帧/s,LCD显示器的帧率60Hz,而CRT高达85Hz。
理论上讲,只要动态图像显示的频率(帧率)高于这个数值(20帧/s),人眼感觉到的就应该是连续的、稳定的图像,但为什么我们仍然会在液晶显示器上看到明显的拖影呢?这是因为“拖影”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的主观感觉,只有让各种显示设备尽可能地符合我们的视觉特性,才能最终获得自然、舒畅的视觉效果。
2.液晶显示的原理及其视觉暂留特性
液晶显示技术与CRT显示技术在发光和显示机制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CRT显示的原理是通过加热显像管的阴极来发射电子束,经过加速电场和偏转磁场后撞击荧光屏的一个荧光像素点,使其被激发而释放出光子。CRT的扫描电路就这样控制电子束在荧光屏上不断地高速扫描,只要扫描速度足够快,就可以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呈现出完整的图像。
CRT显示器的结构
荧光屏上的每个像素点都只在被电子束撞击的瞬间发光,撞击结束后其发光强度会迅速衰减,这就是CRT显示所具有的脉冲型(Impulse Type)驱动和光输出机制(参见后文中的图5)。这种脉冲型驱动和光输出机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容易导致视觉上的闪烁感,为了减小闪烁就只有尽可能地提高扫描频率,例如现在CRT显示器公认的无闪烁频率是85Hz,远远高于20Hz的临界频率。但是在显示含有运动场景的动态图像时,这种脉冲型驱动和光输出机制则具有明显的优点,它能非常及时地响应驱动信号,实现实时、快速的图像显示刷新,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动态图像显示效果。
与CRT显示相比,液晶显示则是通过像素矩阵进行光输出切换来显示图像的,不同于CRT那种扫描成像的方式,液晶显示不会产生闪烁感;其次,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点不具备主动发光的能力,需要由背光系统提供高效、均匀的光源透射实现光输出。
LCD显示器的显示原理
在外加驱动电压的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发生扭转而变成有序排列—此时光线可以顺利通过,停止加电后液晶分子重新复原为其固有的无序排列状态—这样又能阻止光线通过。在实际应用中,液晶显示面板包含有两个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滤光片,液晶材料就夹在这两个偏振滤光片之间,与这两个偏振滤光片一起控制光输出的通路。
由于液晶分子扭转、复原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当控制电路收到“变成最亮”的驱动信号后,并不能立刻产生相应的高亮度(白),而是需要经过一个逐渐提升直至稳定亮度的过程,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Tr称为上升时间(Rising Time);同样,当控制电路收到“变成最暗”的命令后,也不会立刻转变成低亮度(黑),这也需要经过一个逐渐下降直至无亮度的过程,所需的时间Tf称为下降时间(Falling Time)。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之和称为黑白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用来表示液晶面板对于驱动信号的响应速度;另外,现在还有一种表示响应速度的方式—灰阶响应时间(Grey To Grey,GTG),它表示的是从任一灰阶(度)变换到目标灰阶所需要的时间,如果液晶面板使用了过驱动技术(Over Drive),通常就会使用灰阶来表示它的响应速度。
CRT显示器与LCD显示器光输出特性的对比
从上面的过程中,我 们可以发现液晶显示技术的成像原理依赖于液晶分子在驱动信号作用下的扭转、复原过程,而这两个过程都需要较长的响应时间,从而导致像素的亮度改变总是明显滞后于驱动信号的变化;另一方面,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式也使得屏幕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一帧画面的显示状态,直到加载了下一帧画面时屏幕上的内容才稍有变化,这种长时间不改变的情况,加重了人眼视觉暂留的效果。液晶显示器这种“Hold Type(保持型)”的驱动和光输出模式,正是导致严重拖影的原因。
3.对症下药,如何来解决运动图像拖影的问题?
液晶显示技术特有的延迟和保持特性,导致了光输出(显示画面)在一定时间内持续作用于具有暂留特性的视觉系统,加之人在观看运动图像时眼睛会不由自主地跟随画面中的运动目标,从而明显延长了主观画面在脑海中存在的时间。也就是说,当原来的一帧画面尚在视觉系统中“挥之不去”时,后面的各帧画面就“接踵而至”,最终这些主观画面相互叠加,就会使人感觉到严重的拖影现象。
相关文章
- 近日,优派推出了型号为“VX27G81-4K-W”的27英寸显示器,该产品在京东平台上架,以其独特的“4K 160Hz / 1080P 320Hz 双模”功能吸引了广泛的注意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2025-04-11
- 最近在家翻出一台尘封已久的笔记本电脑,正好我最近直播需要一台副屏,于是决定把它改装成便携显示器,让它发挥余热,该怎么选购外接屏呢?详细请看下文介绍2025-03-29
显示器屏幕分辨率的区别与如何选择? 一文看懂FHD QHD 和 UHD的区别
屏幕的清晰度,这一视觉体验的关键因素,究竟是如何受到影响的?是何种技术指标在背后默默发挥着作用?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屏幕分辨率的奥秘,带你了解FHD、QHD与UHD这2025-03-07- 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有种显示器能一机两用,游戏观影两不误!这就是双模显示器啦~ 今天就来给大家聊聊它的妙用,感兴趣的就继续看下去吧2025-03-07
突破4K+FHD双模电竞显示器价格底限! 泰坦军团P2711V评测
继能随时在4K@160Hz或FHD@320Hz之间,自由切换的P275MV Plus之后,泰坦军团又推出了一款双模电竞显示器P2711V,需1299元就能在分辨率和刷新率两个维度上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2025-03-04- 50系列显卡全新发布,各位想知道哪个显示器能够发挥50系列显卡的最大效果呢?哪个显示器性价比更高?详细请看下文介绍2025-02-15
华硕ROG PG27UCDM和PG32UCDM怎么选? 两款显示器区别对比
华硕pg27ucdm和pg32ucdm选哪个好?这两款显示器都是高端oled游戏显示器,但它们在尺寸、面板细节、功能和设计上有一些区别,华硕pg27ucdm是27英寸的设计,而另外一个是32英2025-02-14- 雷鸟Q8特别版怎么样?值得购买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雷鸟Q8特别版优缺点分析及是否值得入手,详细如下2025-02-14
aoc cq32g4e显示器怎么样 aoc cq32g4e显示器详细介绍
近日,显示器行业知名品牌 AOC 正式推出了新款 32 寸显示器 ——CQ32G4E,首发到手价仅需 1449 元,那么aoc cq32g4e显示器属于什么档次?下面小编带来aoc cq32g4e显示器详2025-02-05当4K与360Hz全都要! Alienware外星人AW2725QF游戏显示器全面评测
ALIENWARE外星人最新的AW2725QF双模电竞显示器,它支持4K @180Hz以及1080p@360Hz两种显示模式,能够兼顾4K超高清分辨率与360Hz超高刷新率,这个宣传到底真不真实?请看下文2025-01-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