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要了解的20个心理学

  发布时间:2016-05-09 11:11:11   作者:围脖上的嘟嘟王子   我要评论
这篇教程主要是向脚本之家的朋友分享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要了解的20个心理学,这篇文章讲述的非常仔细,也很全面,推荐到脚本之家,来看看吧

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要了解的20个心理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整体认知主要依靠周边视觉而非中央视觉

人们看电脑屏幕时会用到周边视觉,而且经常只扫一眼周边视觉区域便以此判断整个页面的内容。

这也是为什么网页大多都居中显示的原因(如下图,轻页网站首页居中显示)

如果你想让用户集中注意力观察屏幕某处,就别在周边视觉区域内放置动画和闪烁元素。

如下图:唯品会商品加入购物车时的动效,让用户关注侧边栏的购物车

2、人在识别物体时会寻找规律

既然人会不由自主的寻找规律,那就尽量多使用规律,利用分组和间隔创造规律。

如下图,微信"我"页面、QQ动态页面利用分组和间隔来创造规律,也让用户更方便查找和触达。

要让某个物体(例如图标)易于识别,就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画它,这会让构成物体的几何离子更加明显,从而使人更快、更轻松地识别该物体。

例如滴滴打车的新图标,图标简洁且容易识别,能帮助用户在APP繁多的屏幕中快速识别出来。

多用二维元素、少用三维元素,大脑以二维形式接收人眼观察到的信息,因此屏幕上的三维图形可能会减慢识别和理解的速度。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设计趋势走向扁平化的一大原因

3、大脑有专门识别人脸的区域人在观看网页时,首先会对人脸做出识别和反应在网页上直视用户的脸最具感染力,也许因为眼睛是面部最重要的部分如果网页上的人眼看着旁边的位置或者产品,那么人们往往也会看向相同的一处,但未必关注,只是看而已。

看下面这张图片,你的视线是不是不由自主的聚焦在模特的眼睛部分

4、略微侧向俯视是想象物体的标准视角

标准视角的画像和物体更容易识别和记忆。

如果你的网页或者APP里包含一些图标,那么不妨把它们画成标准视角。

5、人可能会对变化视而不见不要认为物体出现在屏幕上就一定会被用户看见,特别是刷新页面出现变化时,用户可能完全意识不到页面前后的区别如果你要保证用户注意到界面上的某处变化,应该增加视觉提示或听觉提示这个例子就比较多了,新消息来时的语音提示,页面刷新时"哔"的一声。

6、9%的男性和0.5%的女性是色盲设计配色方案时,请考虑使用所有人都能正常识别的颜色,如不同色度的褐色和黄色,避免使用红色、蓝色、绿色。可以用www.vischeck.com或者colorfilter.wickline.org来检查色盲所见效果如何。(网站需翻墙,累觉不爱)

7、人一次只能记住四项事物可以通过组块将"四"变多,比如电话号码分组:130 5555 6666 ;在导航设计时,最好也只有四个。

8、回忆会重构记忆如果你正在就某个产品测试或者采访客户,那么你的用词会影响对方回忆的结果别依靠人们对各自经历的回忆,人无法准确记忆过去的言行和见闻。最好在现场观察用户如何使用你的产品,酌情采信客户事后说的话,比如他们事后回想的产品使用经验。

9、人更擅长处理小块信息使用渐进的方式呈现信息,仅在用户需要时才展示他们需要的信息。用链接引导用户获得更多详情如果不得不在让用户点击和让用户动脑之前做出取舍,那么多几次点击,少一点动脑思考吧。

如QQ新闻中顶部bar作为大板块分类,页面中显示该版块下的内容,再点击相应内容进入详情。

10、短任务操作会让人们更容易完成任务

比如注册时将填写手机、验证码、邮箱、密码等等信息全部放在一个页面,用户每填写一个信息时都需要进行分辨,将会加重用户的心理负担和时间紧迫感。但如果你将任务拆分成几步,并让用户少动脑子,用户会觉得更加容易完成。

例如,微信公众平台注册页面的短任务操作,减轻了用户的心理负担。

11、人可以进入心流状态

全身心投入其中,其他的事情都暂时抛开,你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自己是谁,身在何方,这种状态就是心流状态。

如果你试图引发用户的心流状态,那么你应该:把很难的操作拆分成几步,既要让人们认为当前的目标可以完成,又不能让用户觉得过于简单、给用户持续的反馈、尽量减少干扰。

例如在淘宝网购物流程中,在购物车页面会推荐页面以增加交易额,但一旦用户进入支付流程,为了引发并促使用户付款的心流状态完成,支付页面不会有任何外联接口。




12、注意力只能维持十分钟作为设计师,你需要时常假设自己只能抓住用户7-10分钟的注意力如果不得不超过10分钟,可以介绍一些新信息或者通过休息来调剂在线演示和教程的时长控制在7分钟以内

13、勾人六事:危险、食物、性、移动、人脸和故事想吸引用户注意力?在页面上使用食物、性或危险相关的图片近景人脸同样引人注意尽量多讲故事

14、竞争者较少时人们更有竞争的动力 出现10个以上竞争者时会挫伤大家竞争的意愿

15、说谎因为媒介的不同而不同人们在打电话时说谎最多,电子邮件其次,用纸笔时说谎最少。做用户调研时,一对一的纸笔调研才是最准确的

16、人在压力下会犯错如果人们在做一项无聊的工作,那么你需要通过声音、色彩或运动来提升唤醒水平如果人们在做复杂困难的工作,那么你需要通过消除色彩、声音或运动等干扰因素来降低唤醒水平,除非这些因素于他们正在做的工作相关联

17、人希望拥有超出能力范围的选择和信息克制向消费者提供过多选择的冲动如果你问人们想要多少中选择,他们几乎都会说"许多"或者"给我全部选择"。因此如果你问的话,要准备好与他们所要的不同的选择如果可能的话,将选择的数量限制为三四种。如果你不得不提供更多选择,尝试着使用渐进方法。例如,让人们首先从三四种选择,然后再从子集中进行选择

18、人将选择等同于控制人们需要感受到一切尽在控制中,并且拥有更多的选择你要提供不止一种方法,哪怕其他的方法效率不高,但这样人们可以有更多选择一旦人们拥有了选择权,就不能失去,否则就会很不高兴。如果产品的新版本做出了很多更新,也要保留一些旧版本的方法,这样人们会觉得有了更多的选择。假如你要完全剔除旧版本,也要等用户熟悉了新版本的方法,再慢慢剔除。

19、人为强势者所影响在小组发言环节中,最具有支配欲的人往往最先发言,也最容易影响最终结果如果要召开小组会议,让每个组员先写下自己的想法,并且在会前相互传阅,避免盲从强势的人。

20、人在不确定时会让其他人做决定人们很容易受他人观点和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在自身不确定的时候如果想影响他人的行为,可以使用证书、评分和评论有关评分人和评论人的信息越多,评分或评论产生的影响力就越大

如下图AppStore里两个APP的评分,灵域的评分比较好,也促成了交易的达成。而熊猫TV的评分很低,影响了新用户下载率。(最可怕的是这个排序最靠前的熊猫TV是一个户外直播,不能注册也没给出相应的说明,其实排序第二的那个APP才是真正用户想要下载的熊猫TV)

到这里《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已经记录完成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 一个半路出家自学设计的人是如何成为一名美工的?

    作为一名25岁才开始半路出家自学设计的屌丝美工设计狗来说说我是如何走上设计这条路的吧——自学设计,痛并快乐着,兴趣是最重要的驱动力,需要足够的毅力坚持下去
    2016-05-12
  • LR快速调出电影感的色调照片

    这篇教程是向脚本之家的朋友分享LR快速调出电影感的色调照片方法,教程调出来的色调非常漂亮,难度不是很大,推荐到脚本之家,来看看吧
    2016-05-12
  • 配色基础 带你全面认识色彩搭配

    颜色无所谓美丑,对于颜色的判断完全是一种主观的经验。很多书里都有提到儿童和原色的关系,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设计给儿童的作品必须得是原色,然而,事实证明,儿童其实并
    2016-05-11
  • 响应式设计LOGO进化史解读

    响应式布局是Ethan Marcotte在2010年5月份提出的一个概念,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网站能够兼容多个终端——而不是为每个终端做一个特定的版本。这个概念是为解决移动互联网浏
    2016-05-10
  • 创意字母标志设计组图欣赏

    这篇教程主要是向脚本之家的朋友分享创意字母标志设计组图,希望大家通过这几组设计图,能够充满创造和灵感,一起来看看吧
    2016-05-09
  • 共勉:设计师这样的工作能做一辈子吗?

    学生时代所有对于设计的热情,早已被消磨殆尽。在美国漂泊多年后回国创业,没有工作室,每天就到咖啡馆里画图,坚持到现在,今天以他的经历回答很多设计师一直萦绕心头的问
    2016-05-09
  • 低多边形风格动物标志logo设计

    使用多边形LOGO这些创意在设计项目不算很多,或许用多边形的风格来设计有点难度吧,又或者不适合和没好的灵感等等。虽然如此,但是多边形设计出来的作品确实很有特色
    2016-05-03
  • 设计师必看:排版的迷之技巧——短线

    一个页面上的元素。尤其是信息类为主的设计界面上。一定要有它出现的意义。否则徒增干扰,但是很多朋友估计都是看到别人这么用,自己也这么用,基本上没有考虑的到底是为什
    2016-04-30
  • 一个优秀的VI设计对一个企业的作用

    VI作为公司的视觉识别系统,对外是公司树立形象的主要方式,可以添加公司对外展示的竞争力;而对内VI关于公司的标准与运营起着关键的效果,许多公司把VI设计放在公司战略第
    2016-04-25
  • 设计师该如何找到好工作?怎么能得到好公司的青睐?

    又到了一年一度很多人跳槽和找工作的季节了,虽然我这次没有打算,但是也会和很多朋友聊到一些找工作的经历,还收到了一些小伙伴的咨询。想想我当年换工作的时候也挺艰辛的
    2016-04-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