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JS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实现懒加载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3日 15:32:33   作者:前端小智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原生JS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实现懒加载示例详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引言

前一阵子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因为每组数据都要先通过很庞大的计算,才把计算后的结果 Render 到页面上,但这样就导致如果单页查出来的数据超过大概 5 笔,就会需要等待一段有感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出现在画面上。

后来为了解决这差劲用户体验,就使用到的标题上说到的 Lazy Loading 来处理。简单说就是,虽然要显示的数据量有 10 笔,但因为一个页面大概只能呈现 2 到 3 笔,那我就先计算那 2 到 3 笔数据然后显示就好,剩下的数据等使用者往下滚再继续显示,这样等待时间就不会太久。

然后身为一个前端工程师,再想到这个解法以后,当然就是上 Github 找一个简单又方便的组件来解决它 😂,而最后找到的 vue-scroll-loader 使用起来非常容易,代码也少少的,所以就在处理完 issue 后,看它内部是如何实现 Lazy Loading,于是就看到今天主要讲的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 啦!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

那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 到底是什麽?为什麽它可以用来实现 Lazy Loading 呢?以 MDN 的说法来说: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 提供了一种异步检测目标元素与祖先元素或 viewport 相交情况变化的方法。

简单说的意思就是只要使用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就能够监听目标的元素在画面上出现或离开的时候,执行你交给它的 callback 方法。下方就来看看使用的方式吧!

使用方法

首先要有简单的 HTML 和 CSS,主要目标就是把 div 放在往下滚才会出现的地方:

body {
  height: 1000px;
}
.box {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 #000;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0px;
}
<body>
  <div class="box"></div>
</body>

接著我们用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 的 observe 方法,把要监听的 div 当作参数传给它,并用 callback 让它可以在 div 出现和离开的时候给个消息:

const intersectionObserver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
  () => { console.log('hi'); }
);
intersectionObserver.observe(
  document.querySelector('.box')
);

执行的结果就会像这样子:

而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 在执行 callback 的时候,也会给你一个 ArrayArray 是所有正在监听的元素,我们可以从这些元素里的 isIntersecting 来判断当前的元素是出现在画面中,还是离开画面了:

const intersectionObserver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
  (entries) => {
    if (entries[0].isIntersecting) {
      console.log('我進來了!');
    } else {
      console.log('我又出去了!');
    }
  }
);
intersectionObserver.observe(
  document.querySelector('.box')
);

执行结果:

最后就是当你不再需要继续监听元素的时候,可以使用 unobserve 来解除监听,使用时就像监听用的 observe 一样,给它不需要再监听的元素:

intersectionObserver.unobserve(
  document.querySelector('.box')
);

以上就是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 的基本用法,当然还有其他比较仔细的设置(可以看 MDN 的介绍),但如果要完成一个简单的 Lazy Loading,那只要会上方的几种使用方式就绰绰有馀了!

Lazy Loading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 实现 Lazy Loading 的方法就是在数据列表的最后放个 loading 的小动画,接着只要去监听小动画,当它出现在页面中的时候,用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 的 callback 载入更多数据。

首先一样先简单写个要显示数据的 <ul>,和要监听的元素,这裡我就不做小动画了,直接用 Loading… 文字代替 😂:

<body>
  <ul class="list"></ul>
  <div class="loading">Loading...</div>
</body>

要注意监听的元素必须要在载入数据的最下面哦!不然它不会被监听到“出现在页面上”了(这个下方会更详细说明注意事项)。

JavaScript 的部分先贴代码,下方再来解释:

const data = Array.from(Array(200)).map(
  (_value, index) => `第 ${index + 1} 筆資料`
);
const render = () => {
  const list = document.querySelector('.list');
  const LOAD_DATA_COUNT = 50;
  const startLoadIndex = list.childNodes.length;
  const endLoadIndex = startLoadIndex + LOAD_DATA_COUNT;
  for (let i = startLoadIndex; i < endLoadIndex; i++) {
    if (data[i]) {
      const text = document.createTextNode(data[i]);
      const li = document.createElement('li');
      li.appendChild(text);
      list.appendChild(li);
    }
  }
  if (endLoadIndex >= data.length) {
    const loading = document.querySelector('.loading');
    loading.style.display = 'none';
    intersectionObserver.unobserve(loading);
  }
};
render();
const intersectionObserver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
  (entries) => {
    if (entries[0].isIntersecting) {
      setTimeout(render, 1000);
    }
  }
);
intersectionObserver.observe(
  document.querySelector('.loading')
);
  • 先用循环产生 200 笔的假数据
  • 写一个 render 的方法,把还没载入的数据循环加去,这里一次加 50 笔数据
  • 在 render 内加完数据,去判断当前加到的 index 有没有大于数据总数,如果有的话代表所有数据显示完了,因此隐藏 loading,并移除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 对 loading 的监听
  • 毕竟一开始画面上还是要有数据!所以先手动执行第一次 render 方法
  • 用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 监听 loading,只要一出现在画面上(代表使用者看完目前的数据,就要在执行 render。这裡为了有真正 render 的感觉,我用 setTimeout 来延迟 1 秒

执行的效果就会像这样子:

但是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地方,以上方的例子来说,如果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 因为 loading 出现在页面中执行了 render,但是 render 后的数据量却不足以把 loading 移到画面外,那 loading 就会一直停留在画面中,而不是“出现在画面中”,这麽一来,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 也就不会触发 render 载入更多数据。

最后来看一下支持情况。ntersection Observe API 的支持度算不错了,但如果产品有要考虑到 IE 的客户群就没办法用了。 😅

最后还是觉得从开源项目里面以学到很多有趣的东西,也推荐大家可以在使用某些组件时候偷看一下背后的源码怎麽处理的。 😂

~完,我是刷碗智,新的一年,我们一起洗刷刷新!!

代码部署后可能存在的BUG没法实时知道,事后为了解决这些BUG,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log 调试,这边顺便给大家推荐一个好用的BUG监控工具 Fundebug

原文:https://medium.com/starbugs/%...

以上就是原生JS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实现懒加载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JS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懒加载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 Vue下拉选择框Select组件使用详解(二)

    Vue下拉选择框Select组件使用详解(二)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Vue下拉选择框Select组件的使用,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2022-03-03
  • vite(vue3)配置内网ip访问的方法步骤

    vite(vue3)配置内网ip访问的方法步骤

    Vite是一个快速的构建工具,Vue3是一个流行的JavaScript框架,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vite(vue3)配置内网ip访问的方法步骤,文中通过图文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3-05-05
  • 浅谈vue2的$refs在vue3组合式API中的替代方法

    浅谈vue2的$refs在vue3组合式API中的替代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浅谈vue2的$refs在vue3组合式API中的替代方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2021-04-04
  • Vue中Table组件Select的勾选和取消勾选事件详解

    Vue中Table组件Select的勾选和取消勾选事件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Vue中Table组件Select的勾选和取消勾选事件详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2019-03-03
  • vue实现搜索过滤效果

    vue实现搜索过滤效果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vue实现搜索过滤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2019-05-05
  • vue实现简易计算器功能

    vue实现简易计算器功能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vue实现简易计算器功能,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2021-01-01
  • vue3.0中setup的两种用法实例

    vue3.0中setup的两种用法实例

    setup函数是一个新的组件选项,作为在组件内使用Composition Api的入口点,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vue3.0中setup的两种用法,文中通过实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2-09-09
  • vue 封装面包屑组件教程

    vue 封装面包屑组件教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vue 封装面包屑组件教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2020-11-11
  • 在vue项目创建的后初始化首次使用stylus安装方法分享

    在vue项目创建的后初始化首次使用stylus安装方法分享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在vue项目创建的后初始化首次使用stylus安装方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2018-01-01
  • Vue二次封装axios流程详解

    Vue二次封装axios流程详解

    在vue项目中,和后台交互获取数据这块,我们通常使用的是axios库,它是基于promise的http库,下面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Vue3引入axios封装接口的两种方法,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022-10-10

最新评论